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聖言頌讀的方法


聖衣會的會祖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與聖十字若望的登上加爾默羅山都有提及成全和成聖,而最終的目標和目的地不只是自己的成全,而是與耶穌的契合(神婚)。這包括很多自我的捨棄、保持渺小,才容易登山。 我們嘗試用聖言頌讀(Lectio Divina)的方法每天向前走一步吧!
預備:撥出半小時的時間,找個靜的地方,收斂心神,把自己放在天主的臨在中,藉聖神的光照,並以耶穌為最親密的朋友,開始祈禱。

1) Lectio (閱讀) 慢慢地,重複地把以下讀多幾遍,選擇觸動自己的一個字或短句。
瑪利亞遂說:「我的靈魂頌揚上主, 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 我的救主, 因為衪垂顧了衪婢女的卑微, 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 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衪的名字是聖的, 衪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賜於敬畏衪的人。 衪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衪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衪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 衪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衪的僕人以色列, 正如衪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的恩許,施思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路 1:46-55)
( 以上可用每日的福音讀經代替 )
2) Meditation(默想)
默想基督與我的關係有何意義。 (淨化、光照、結合、轉化)
3) Oratio (祈禱) (我們是主動)
我對天主的回應。
【不是想得多,而是愛得多。】
4) Contemplation (默觀) (我們是被動)
倚賴聖神,經驗天主,留心聆聽天主在我們內心說話。
結束: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阿們。

如果要每日用此方法 (Lectio Divina) 找每日祈禱材料的話:
(A) 沒有電腦的,可用每日彌撒的福音讀經來默想。
(B) 有電腦上網的,可到耶穌會辦的「神聖空間」---每日讀經祈禱,網址如下:
(1) http://www.amdgchinese.org/big5/spirit_index.php
(2) 又或短些易記的網址:
    http://loy.hk 進入主目錄後
    按: 網址推介 – (中文)
    在書籍及靈修那類, 按 :神聖空間---每日讀經祈禱 願大家齊齊努力吧!
    主佑各位。

文章轉載:http://home.netvigator.com/~loy8/lectio.html

25-12-2013

聖誕節(天明彌撒)

【讀經一
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讀經一:依五二7-10
那傳佈喜訊,宣佈和平,傳報佳音,宣佈救恩,給熙雍說「你的天主為王了!」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麼美麗啊!請聽,你的守望者都提高了喉嚨一起歡呼,因 為他們 親眼看見上主返回了熙雍。耶路撒冷的廢墟啊!你們要興高采烈,一起歡呼,因為上主安慰了自己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聖臂,大 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釋義
本段經文是一首讚美詩,描述天主的來臨就是喜訊、和平與幸福。當祂顯露了自己的聖臂,展開了救援的行動,子民的痛苦將要結束。天主要走在前面率同子民前往熙雍朝聖,真正守護祂子民的神。
這首讚美詩中表達了凱旋得勝的氣氛,在以色列民(南國)在巴比倫流放充軍尚未結束時,先知宣告上主即將臨到,耶路撒冷的守望者要親眼「看見」天主的救援,使被擄的百姓獲放返回家園,重建聖城。

【讀經二
天主藉聖子對我們說了話
讀經二:希一1-6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這末期內,他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天主立了他為萬有的承繼者,並藉著他 造成了 宇宙。他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像,以自己大能的話支撐萬有;當他滌除了罪惡之後,便在高天上坐於「尊威」的右邊。他所承受的名字既然超越眾天 使的名字,所以他遠超過眾天使之上。天主曾向那一位天使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或說過:『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再者,當天 主引領首生子進入世界的時候,又說:『天主的眾天使都要崇拜他。』
釋義
往昔天主藉著先知和英雄人物向祂的子民啟示祂的旨意,如今天主古時的行動,在基督內都完成了。本經文說明,基督來臨以後,不應再緊守著那些預示基督的東西而不放,天主已經藉著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說了話。
耶穌基督是天主最真確、最完整的啟示,這啟示便是關乎全人類得救。「天主立了他為萬有的承繼者,並藉著他造成了宇宙」(2),此說明基督的先存,意即基督自永恆就已經存在,祂超乎眾天使之上,眾天使都要向祂朝拜。
在此,希伯來書的作者指出基督作了三件事:第一、萬物藉著祂造,祂必支撐萬有,行使天主的大能。第二、祂以十字架上的死亡消滅了罪惡。第三、祂永遠受舉揚,並統治萬有。

天主聖言 【福音:若一1-18】
1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2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 3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 的。4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5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
6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來的,名叫若翰。7這人來,是為作證,為給光作證,為使眾人藉他而信。 8他不是那光,祇是為給那光作證。
9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10他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著他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他。 11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12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 13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生的。
14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 15若翰為他作證呼喊說:「這就是我所說的:那在我以後來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16從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 17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18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
【聖誕節的彌撒與福音選讀】
 從第六世紀開始,教會就已經形成在聖誕節舉行三台彌撒的傳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為今日的「子夜彌撒」、「清晨彌撒」、和「天明彌撒」。在子夜彌撒中, 教會邀請信仰團體一起重溫路加有關耶穌誕生在白冷的生動敘述(路二1-14);清晨彌撒的福音,引人觀看牧羊人和馬槽中嬰孩相遇的感人過程(路二 15-20);在天明彌撒中,所有基督徒一起聆聽若望福音的序言,內容是宣報具有高度神學意義的「降生奧蹟」(若一1-18)。我們在此僅針對天明彌撒的 福音內容,略作詮釋。
 若望福音的序言
 若望福音的序言顯示出福音深不可測,可以永無止境深究的奧秘特性。序言的內容主要是一首「聖言詩歌」,然而整段經文的形成,過程大概經歷三個傳統流傳的階段:最初是一首舊約時代就已存在的讚美「智慧」的詩歌,後來基督徒詩人在瞻仰「聖言 ─ 基督」的過程中得到靈感,將這首「智慧詩歌」改編為「聖言詩歌」,頌揚耶穌是降生的「天主聖言」,成為恩寵的中保。最後,若望福音的作者在特殊的信仰與神學領悟下,按其需要將這首「聖言詩歌」加以改編而置入福音的序言中。
這首詩歌顯示兩個核心重點,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整部福音:「基督是天主的啟示者」和「二元論」。福音作者透過精湛的寫作技巧,將這首詩歌和福音內容完美地崁 合在一起,使現有的序言真的成為若望福音的「序曲」。作者最主要的巧妙編輯手法包含:將歷史人物洗者若翰(6-8、15)穿插於詩歌中;舊的(梅瑟)和新 的救援秩序(基督)對立化(17);引入「信仰」的主題(7、12-13);強調啟示的思想(18)。
 聖言:無始之始的存在1-3
 若望福音的序言和創世紀一樣講述最根本的主題:「開始」!然而卻超越創世紀所談論的「創造」的開始,直接進入「天主的永恆」之中。聖言不屬於世界,因為 世界和時間都並非本身自給自足的,它們存在的根本原因並不在自己內;然而,聖言卻是分享天主的本質,唯一而獨特地與天主組成「位格性」的團體。
聖言「存在」於無始之始,同時也是一切受造物的根本原因。聖言積極的參與了天主的創造工程,一切受造物都藉著聖言而被造成。因此,所有的受造物事實上都「啟示」聖言的行動。保祿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也清楚地傳達這個思想(羅一18-20)。
 聖言:「啟示之光」4-5
 「聖言」不僅參與創造工程,更確保所有受造物持續地生活與存在。能夠承認自己的受造性,領悟並接受自己存在與生活的基礎全在於「聖言」,這才是真正地獲得「生命」;對人而言,這就是「光」。聖言就是啟示性的「光」,在光的照耀下,人能認出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可惜人的反應卻是拒絕「光」,因此而產生了「黑暗」。「黑暗」原本並不存在,而是拒絕「光」的後果。由此可知,若望福音的二元論並非「本質上」的二元論,而是「抉擇上」的二元論。
到目前為止,這首詩歌只談到「聖言與天主同在」,尚未談到「聖言降生」,所以這段經文的內容應該可以讓基督宗教與非基督宗教產生某種共通的關連。
 若翰:普世的見證人6-8
 若望福音和對觀福音一樣,也將若翰洗者的工作安置於耶穌公開出現之前。福音作者言簡意賅地綜合表達若翰的整個生命:「被派遣、已經來到、作見證和引人進 入信仰」。福音作者表達,信仰永遠以耶穌為對象,透過見證人才達到信仰;在此,就是若翰的見證,他指出在他之後將要來的那一位。
這段有關若翰見證的經文是散文體,原本不屬於「聖言詩歌」,被福音作者編輯在此。比較特殊的是,作者沒有講論若翰的見證僅針對「以色列人」,而是「使眾人都藉他而信」,因此若翰的見證對世上任何時代所有的人都具有意義。
 接受或拒絕接受真光9-13
 聖言是啟示之光,進入世界之中;雖然世界本是祂的「產業」,然而,祂來到世上卻有如一位「陌生人」,遭到世界拒絕。這裡所說的「世界」並非指宇宙萬物, 而是以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人類歷史必須負責的「歷史性世界」。世界並非從其來源便反對「聖言」,而是由於人類的自由抉擇使世界成為反對天主的地方。
然而,還是有部分的人接受了聖言,這些接受聖言的人便得到末世性的救援恩賜,分享「天主子女的身分」。這是一種新的、奧秘性的誕生,因為是完全出於天主的 誕生,而非由於人的自然生育。這個奧秘在「洗禮」中成為事實,由於相信而接受洗禮的人就是屬於天主的人,完全和「世界」分離。
 聖言降生14-16
 「聖言成了血肉」精確地表達聖言進入世界的事實。天主的「聖言」進入了世上的、可朽壞的領域,完全地成為人。(這段福音中還沒有談及兩個「性」:「天主 性」和「人性」;而是談論兩個「階段」。)「寄居」(原文直譯:支搭帳棚)、「光榮」使人想起聖殿。舊約常用「上主的榮耀」來表達「被神性的臨在所充滿」 (參閱:列上八11)。成為血肉的聖言取代了聖殿(若二21),成為天主具體臨在之處;但是唯有在信仰內,才能理解這個真理。信仰團體以目擊證人的身分為 這個真理作證:「我們看見他的光榮」表達他們在信仰內所瞻仰的內涵。
天主的獨生子和天父的關係,是唯一而且獨特的,祂是天主唯一的啟示者,恩寵與真理的分施者,以及幫助人得到拯救的決定性力量。若翰洗者已經預報祂的來臨,事實上祂原先於若翰而存在,祂在世界存在之前就與天主同在。
 聖言:天主的啟示者17-18
 整首詩歌最後以非常強烈的句子,對立表達「舊的」和「新的」救援秩序,也就是經由「梅瑟」和「耶穌」所代表的救援規則:基督徒不是居於法律控制之下,而是恩寵眷顧之下。因為天主的獨生子是由天父懷中而來的宣講者,是告訴我們通往天主唯一的道路的詮釋者。
 【綜合反省】
 若望福音序言的主題是「啟示」,非常絕對地談論有關天主的問題。啟示發生於創造物中,一切受造物原本都是天主啟示自己的媒介,然而啟示最後透過降生成人的聖言決定性地完成。
「無神論」的主要論點常常是強調「沒有人見過天主」;然而基督徒答覆是:天主子耶穌基督將一切啟示給了我們,這是我們共同的信仰。若望福音使我們明瞭,天 主透過自己的獨生子,將自己啟示給我們,使我們從降生成人的聖子得到救援,因此基督徒實在應該盡一切可能地歡欣慶祝「耶穌聖誕節」。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25.html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24-12-2013

將臨期 12月24日

將臨期 & 聖誕期

達味的王國在上主面前永遠存在
讀經一:撒下七 1-5、8-11、16
那時,達味王住在宮殿裡,上主賜他安享太平,不為四周仇敵所侵擾,君王遂對納堂先知說:「請看,我住在香柏木的宮殿裡,而天主的約櫃卻在帳幕內。」 納堂回 答君王說:「你心內打算的,你全可照辦!因為上主與你同在。」但是,當夜就有上主的話傳於納堂說:「你去告訴我的僕人達味,上主這樣說:你要建築一座殿宇 給我居住嗎?是我揀選你離開牧場,離開放羊的事,作我民以色列的領袖。你不論到那裡去,我總是偕同你,由你面前消滅你的一切仇敵;我要使你成名,像世上出 名的大人物;我要把我民以色列安置在一個地方,栽培他們,在那裡久住,再也不受驚恐,再也不像先前受惡人的欺壓,有如自從我為我民以色列立了民長以來一 樣;我要賜他們安寧,不受仇敵的騷擾。上主也告訴你:他要為你建立家室。你的家室和王權在我面前永遠存在,你的王位也永遠堅定不移。」
釋義
在今天的讀經中,達味王將自己願意為上主建築殿宇的想法告知了納堂先知。納堂最初同意了達味王的渴望;但稍後,上主卻指示納堂轉告達味,是他的後裔要為上主之名建立殿宇(13);至於達味,上主則要與他訂立永久的盟約,建立他的家室,使他的家室與王權都堅定不移。
由於上主賜福達味,使他從牧人一躍而成為一國之君,甚至國內外也都安享太平。因此,達味便心懷感恩,渴望為上主建造一座殿宇。然而,後續主題卻轉而 形成上 主反過來應許為達味建立家室,並鞏固他的王權。雖然,達味並非上主所屬意的聖殿建造者;然而,他的這份心意,天主顯然是悅納的。
於是,天主在重述了先前於達味身上的作為之後,便將焦點置放在他未來的家室與王權的祝福上,且將此盟約延伸至永遠。這意味著:天主願堅固達味一家的王權,並使他的後裔穩坐於王位上。最後,這個天主賞予達味的鴻恩,在耶穌基督的身上,獲得終極的實現。

福音:路一67-79  那時候,若翰的父親匝加利亞充滿了聖神,遂預言說:
「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應受讚美,因他眷顧救贖了自己的民族,
並在自己的僕人達味家中,為我們興起了大能的救主,
正如他藉歷代諸聖先知的口所說過的,拯救我們脫離敵人和仇恨我們者的手。
他向我們的祖先施行仁慈,記憶起他自己的神聖盟約,
就是他向我們的祖宗亞巴郎所宣述的誓詞,
恩賜我們從敵人手中被救出以後,無恐無懼,
一生一世在他的面前,以聖善和正義事奉他。
至於你,小孩,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你要走在上主前面,為他預備道路,
為他的百姓認識救恩,以獲得他們罪惡的寬宥:
這是出於我們天主的慈懷,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
為光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並引我們的腳步,走向和平的道路。」
釋義
教會傳統上稱這首詩歌為「匝加利亞的讚主曲」,其內容分為兩段:第一段(68-75)是歌頌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因為祂藉著即將來臨的默西亞,實踐 了祂曾 許給以色列子民歷代祖先的諾言,也就是祂曾藉著多位先知所許諾的拯救以色列民族的計畫;第二段(76-79)是預言這新生的嬰兒 ─ 若翰 ─ 的使命:作默西亞前驅。福音作者藉著匝加利亞的預言,巧妙地把若翰和耶穌相互比較:一位是『至高者的先知』(出於司祭匝加利亞的口);而另一位則是『至高 者的兒子』(一32:出於天使的口)。由此凸顯耶穌的救恩卓越超然,遠勝舊約;耶穌的降生,為救恩史開啟了嶄新的、達於圓滿的一頁。「法律及先知到若翰為 止,從此天主國的喜訊便傳揚開來,人人都應奮勉進入」(路十六16)。
反省
為耶穌的來臨,我有什麼樣的使命?
耶穌的來臨,為我有什麼樣的訊息?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24.html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3-12-2013 將臨期

將臨期 12月23日

將臨期 & 聖誕期


上主的日子來到以前,我要派遣先知厄里亞到你們這裡來
讀經一:拉三1-4
、23-24
上主這樣說:「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宰,必要忽然進入他的殿內;你們所想望的盟約的使者,看!他來了──萬軍的 上主 說。但是他來臨之日,有誰能支持得住?他顯現時,有誰能站立得住?因為他像煉金者用的爐火,又像漂布者用的滷汁。他必要坐下,像個溶化和煉淨銀子的人,煉 淨肋未的子孫,精煉他們像精煉金銀一像,使他們能懷著虔誠,向上主奉獻祭品: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祭品,必能悅樂上主,有如昔日和往年。看,在上主 偉大及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我必派遣先知厄里亞到你們這裏來;他將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子,使兒子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臨時,以毀滅律打擊這地。」
釋義
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看到了關於基督的前驅-洗者若翰的預言;同時,它還揭示了默西亞來臨之時,義人與惡人都必須同時面對的影響與後果。但在那日子來到之前,上主的使者要使人們回心轉意,以避免終極的毀滅。
首先,神諭表示,上主之日來到之前,厄里亞必先來到;祂是上主指定的使者,為預備上主的道路;凡切望盟約之人,必熱切期待這位使者的來到。一旦,厄里亞來到之時,那大而可畏的日子就要臨近了。
這日子大而可畏,所有人都將站立、支持不住;為惡人而言,它是可怕的,因為天主要在他們當中施行審判;但為義人而言,祂就如同煉金的爐火與漂布的滷汁,為煉淨所有一切的污穢與不淨,好使選民的心再次回歸上主、好使他們的祭獻再蒙悅納。
最後,神諭再次強調:上主的使者-厄里亞,必在那日子來到以前,先行來到,並預備上主子民的心靈;他將成為上主改變眾人心意的器皿,使人與人之間彼此修好,真心相愛;而人們則該以妥善預備自己,來迎接這大而可畏的日子。
福音:路一57-66
依撒伯爾滿了產期,就生了一個兒子。她的鄰居和親戚聽說上主向她大施仁慈,都和她一同歡樂。到了第八天,人們來給這孩子行割損禮,並願意照他父親的 名字叫 他匝加利亞。他的母親說:「不,要叫他若翰。」他們就向她說:「在妳親族中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他們便給他的父親打手勢,看願意叫他什麼。他要了一塊小 板,寫道:「若翰是他的名字。」眾人都驚訝起來。匝加利亞的口和舌頭立時開了,遂開口讚美天主。於是,所有的鄰居都滿懷怕情;這一切事就傳遍了全猶大山 區,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存在心中,說:「這孩子將成為什麼人物啊?」因為上主的手與他同在。
釋義
按照耶穌時代的猶太傳統,人們在給嬰兒行割損禮時也同時給他取名字。整段若翰誕生以及行割損禮的敘述,就是在給他取名字之時達到最高峰。「若翰」的 意思是 「天主是仁慈的」,更正確地說是「天主顯示了自己是仁慈的」。正如耶穌的名字是天主所定,若翰的名字也同樣地是上主給予的,和耶穌的誕生相互輝映,都在彰 顯天主的光榮。
匝加利亞的親戚和鄰居都認為,若翰的誕生是天主特別恩賜的禮物,雖然他們尚不明白,天主對這嬰孩到底有什麼計畫,但卻已經感覺到,在他身上將發生一 些偉大 的事。給嬰孩行割損禮、取名字,原本是日常生活裡常發生的事,他們卻經驗到了天主的臨在和祂的仁慈關懷,心中因此被喜樂與驚訝之情充滿。
反省
依撒伯爾生下若翰,大家都同她一起歡樂。我是否也能常常分享他人的喜悅,與樂者同樂?
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否具有特殊涵意?喜歡嗎?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23.html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平安夜 Silent Night



平安夜 聖善夜

萬暗中 光華射

照著聖母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 多少天真

靜享天賜安眠

靜享天賜安眠


曲:F X Gruber (1787~1863)

主頁:http://mylordmygodmyjesus.blogspot.hk/
如需要和弦伴奏譜或伴唱音樂,請來電郵聯系:
mylordmygodmyjesus@gmail.com

新生王 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




請聽天使高聲唱

榮耀歸於新生王

天人從此長結合

恩寵平安被萬方

萬國萬民請歡欣

響應諸天歌頌聲

天主萬福樂天廷

善人在地享太平

天主萬福樂天廷

善人在地享太平


曲:F Mendelssohn (1809~1847)

主頁:http://mylordmygodmyjesus.blogspot.hk/
如需要和弦伴奏譜或伴唱音樂,請來電郵聯系:
mylordmygodmyjesus@gmail.com

22-12-2013 主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耶穌身分的神聖來源 【福音:瑪一18-24】
18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
19 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
20 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
21 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
22 這一切事的發生,是為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23 「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
與我們同在。
24 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
【經文脈絡】
隨著將臨期第四主日的到來,耶穌聖誕的腳步已經非常接近,感恩禮中的經文也完全以這將誕生的嬰孩為中心。禮儀年乙年的這個主日,信友們一起聆聽路加敘述 「天使向瑪利亞報喜」的經過(路一26-38),今年是禮儀年甲年,教會安排我們在這個主日,聆聽瑪竇報導「耶穌奧秘的身分來源」(瑪一18-24)。
耶穌的族譜
瑪竇福音以耶穌的族譜開始,最後寫到「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他稱為基督」(瑪一16)。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更進一步的詮釋這節經文,講述一位天使在夢中顯現給若瑟,啟示給他耶穌乃是經由聖神而降孕在瑪利亞胎中。這是基督信仰對於耶穌誕生奧秘的說明。
福音故事分析
福音經文一開始就清楚的說明,真正生下耶穌的並非若瑟,而是聖神(18);若瑟心中因瑪利亞懷孕而產生疑慮,天使在夢中顯現並向他啟示兩件事:瑪利亞腹中 的胎兒是由聖神受孕(19-20),瑪利亞將生下一個兒子,而他應給嬰孩取名為耶穌(21)。福音作者接著說明這個「童貞女懷孕」的事件使一個著名的先知 性預言應驗,天主拯救世人的許諾將因此而具體實現(22-23)。最後兩節經文敘述天主給予的使命得到實現:若瑟迎娶瑪利亞回家(24),尊重保護她的童 貞,並給瑪利亞生下的兒子取名為耶穌(25)。
夢中的啟示
整段敘述的目的並不在於給讀者一個歷史性的報導,而是傳達在基督信仰內對耶穌誕生的了解。「夢中得到神性的啟示」是古典文學作品中常採用的表達手法,希臘神話故事中有許多神明透過夢境醫治病人,而在猶太文學中傳遞啟示最常見的媒介就是「天使」。
舊約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猶太族長雅各伯夢見天使(參閱:創二八11-16,三一11-13 );初期基督徒作品也常出現天主的使者,例如:天使向瑪利亞報喜(路一26-38 ),或者耶穌復活後在耶穌的空墳中,耶穌升天時,而在宗徒大事錄中尤其常見。在瑪竇福音中,所有天主的指示都是來自於在夢中出現的天使(參閱:瑪二13、19)或單獨經由一個夢境(瑪二12、22)。這一切都是傳達一個超越理性的啟示的表達方式。
若瑟
路加和瑪竇都表達了「童貞女經由聖神受孕、生子」的思想,但瑪竇福音中天使啟示的對象是若瑟。福音在敘述這個啟示之前,先介紹他是達味的後裔,瑪利亞的丈 夫(瑪一16)。若瑟在疑慮中所做的思考顯示了猶太的婚姻習俗:經由訂婚,在法律上若瑟就已經是瑪利亞合法的丈夫了(瑪一20),然而在迎娶之後婚姻生活 才真正開始;如果新娘和另一個男人同寢,便是犯姦淫。若瑟察覺瑪利亞懷孕的事實,並不願意揭發此事,令她難堪,而只願默默的給她寫休書,使瑪利亞不會被恥 笑,甚至被當作淫婦而處罰(參閱:申二二23-24)。
義人
根據猶太的觀點「義人」是嚴格遵守法律,在守法上無可指責的人;然而若瑟的表現卻剛好是設法使瑪利亞躲避法律的制裁。為什麼瑪竇仍稱他為「義人」?這裡所謂的「義人」應該已是基督徒的觀點,指一個仁慈憐憫、事事令天主喜悅的人(參閱:瑪十三43,二五37、46)。
聖神受孕
這段敘述的核心目的在於說明「在瑪利亞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希臘羅馬神話中,固然也有童貞女懷孕生子的故事,但都是貞女和某位「神」發生性關係的結果; 瑪竇福音的敘述是唯一而且獨特的,耶穌是瑪利亞經由聖神受孕而誕生,完全不涉及兩性關係,這個思想在任何宗教和文學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耶穌:天主拯救
這段記載以雙重的方式告訴讀者這個神性嬰孩的意義。首先,天使指示若瑟給嬰孩取名為「耶穌」,並且解釋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上主救援」,所以這個嬰孩是 「萬民的拯救者」。其次,瑪竇敘述耶穌的誕生使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得到應驗:「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 在。」(依七14)
對瑪竇而言,這個嬰孩的別名「厄瑪奴耳」尤其重要,整部福音主要的目的便是講述:天主在耶穌內和祂的人民在一起,時時拯救、幫助、保護他們(瑪十二 15-20),在福音的結尾更清楚地預言一個新的天主子民,耶穌將和他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二八20)在教會內,古老的天主盟約得到更新 與實現。
若瑟:基督徒的典範
今天福音的結尾敘述「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按照上主的天使所吩咐的,把妻子迎娶過來。」(24)若瑟的服從使耶穌得以平安經由瑪利亞誕生,若瑟因此成為天主救援計畫的合作者,上主因此而能拯救祂的子民,天天和我們在一起。
若瑟在不了解中相信天主的啟示,並以生命實踐了保護瑪利亞和耶穌的角色,因此他實在堪得「義人」的稱號,他的態度是基督徒的最佳典範。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22.html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方濟會花冠經簡介

1.
從誦念聖詠到經文的重複:
1.1.
在起初,基督徒繼承猶太傳統,以150首聖詠作為每天的祈禱。
到了中世紀,大多數的人都是文盲;他們既無法了解聖詠所指的歷史事件,更不能用拉丁文記憶及背誦聖詠。於是,從十三世紀開始,慢慢產生了一種重複的祈禱方式,來配合聖經默想;讓無法誦念日課的人,也能藉祈禱聖化一天的生活。
所謂的玫瑰經,是用150粒珠子串成的環,來重複誦念天主經及聖母經,並在當中默想新約的奧蹟。如此,人就能以此方法,替代了舊約的150首聖詠;而救贖歷史,也貫徹了這一簡單的祈禱方式。重複的誦念,產生了有節奏的呼吸,使誦念者進入內在的平安與寧靜。玫瑰經逐漸成為十分普及的個人虔敬,連有知識的教友及會士亦不例外。
道明會會士在多個世紀以來,大力推動了今天通行的玫瑰經方式。不同的修會團體,則各自發展自己獨特的方式。而方濟小兄弟會,推行誦念的方式,是花冠經(Corona)。
1.2.
近代研究方濟作品的大師艾瑟神父(Kajetan Esser)指出,方濟會的小兄弟從前隨身帶有一串唸珠,共有七端及六粒較大的珠子,故總數是七十六粒。這正是1223年會規給非聖職兄弟所指定,以天主經代替日課的總數目。「非聖職兄弟則應誦念天主經二十四遍代替誦讀日課,誦念五遍代替晨禱。而代替第 一時辰、第三時辰、第六時辰、及第九時辰,則各誦七遍;代晚禱誦念十二遍,代夜禱誦念七遍。」所以,隨身的玫瑰唸珠,本是為了方便非聖職兄弟在時辰祈禱時 作計算之用。後來,非聖職兄弟不再誦念「天主經日課」;而那些誦念日課的兄弟,則改用了這非聖職日課。為非聖職的兄弟,他們開創了更短的「天使日課(The Angelus Office)」。道明會士則以聖母經替代天主經,發展成今天通行的玫瑰經方式。
1.3.
另一位近代研究方濟作品的著名學者,是李文神父(Leonard Lehmann, Cap.)。他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了Theodor Schnitzler的想法,指出後者認為「三鐘經」是「最崇高的祈禱方法之一」,並稱之為「為民眾十分簡潔的日課」,因為它在晨禱、午間禱及晚禱時,喚起了主的降生、被釘及復活的奧蹟。不知道這裏所提及的「簡潔日課」,與艾瑟所涉及的「天使日課」,是否同樣是指「三鐘經」呢?

 
2.
3.
花冠經的起源:
 
根據方濟會的歷史學家華丁(Luke Wadding, 1588-1657)的記錄,花冠經源起於1422年。
有一位名叫雅各伯的青年,熱愛聖母,常以玫瑰花環獻給瑪利亞。他在1422那年,加入了方濟小兄弟會。在初學期間,他無法繼續以玫瑰花環敬禮聖母,於是決定回到世俗。在離開修會以前,他到了聖母台前祈求保護。
聖母顯現給他說:「你不必為無法向我的態像獻花而難過,我會教導你一個更令我喜悅、而對 你的靈魂更有益處的方法。這些花易於凋謝,有時候亦找不到;你不如用祈禱來為我編織一個冠冕,它既常鮮又常能找到。你在記念我的七樂時,同時誦念一遍天主 經及十遍聖母經。假如你跟隨我的教導去做,你就會為我編織美麗並蒙悅納的花冠,亦會獲取無數的恩典。」
就在那位初學生按照指示祈禱時,初學導師走進來,看到一位天使在編織一個玫瑰花冠,並在每第十朵玫瑰後插入一朵金百合。當花冠完成後,就把它放在那位青年的頭上。導師命令青年告知他正在發生甚麼事,初學生就如實報告了。
傳記記錄,雅各伯在晉鐸後,努力宣揚對聖母的敬禮,並推廣此祈禱方式,故人慣稱他為「玫瑰經的雅各伯神父」。而與雅各伯同時代的方濟會的兄弟,聖若望賈必昌(St. John of Capistrano),亦把此祈禱方式,歸功於他。
從此,誦念七次天主經,及為紀念聖母在世七十二年而誦念的七十二遍聖母經的習慣,就十分盛行。
 
 
4.
花冠經誦念的方法:
 
有關花冠經的誦念方式,似乎各地有不同的做法。以下介紹其中一種較為普遍的方法。
 
Т        以十字聖號開始。也可以用以下的啟應句「天主,求你快來拯救我」,「上主,求你速來援助我」;或是「上主,求你開啟我的口」,「我的口要讚美你」開始。
 
Т        誦念榮福童貞瑪利亞第一樂的奧蹟,加以簡短默想。
 
Т        誦念一遍天主經,十遍聖母經,一遍聖三光榮經。
 
Т        誦念榮福童貞瑪利亞第二樂的奧蹟,加以簡短默想。重複上述禱文。
 
Т        誦念第三至第七樂的奧蹟,加以簡短默想。重複上述禱文。
 
Т        加念二次聖母經,慶祝傳統信仰,瑪利亞曾在世生活72年。
 
Т        為教宗的意向,加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各一遍。
 

5.
榮福童貞瑪利亞的七樂奧蹟:
 
可選用以下兩個示範的方式,也可只誦念該奧蹟而不採用聖經及禱文。
5.1.
示範一:
1
天使向瑪利亞報告喜訊
聖經
「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路1:30-31)【亦可用依7:14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自己的話語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至聖的童貞;   
請為我們祈禱。
 
 
2
瑪利亞拜訪表親
聖經
「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2,45)【亦可用路1:48-49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其他人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天主的約櫃;
請為我們祈禱。
 
 
3
救主耶穌由瑪利亞誕生
聖經
他們在那裏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路2:6-7)【亦可用匝9:9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耶穌基督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救主的母親;
請為我們祈禱。
 
 
4
東方賢士來朝拜瑪利亞的嬰孩
聖經
看,有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纔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那裏?我們在東方見到了他的星,特來朝拜他。」….他們一見那到星,極其高興喜歡。他們走進屋內,看見嬰兒和他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他,打開自己的寶匣,給他奉獻了禮物,即黃金、乳香和沒藥。(瑪2:1-2;10-11)【亦可用拉3:1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自己創造的奇工妙化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基督的母親;
請為我們祈禱。
 
 
5
瑪利亞在聖殿尋獲耶穌
聖經
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2:51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我們因他的名共聚時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憂苦者的安慰;
請為我們祈禱。
 
 
6
耶穌復活後顯現給瑪利亞
聖經
天使對婦女說道:「你們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尋找被釘死的耶穌。他不在這裏了,因為他已經照他所說的復活了。」(瑪28:5-6)【亦可用格前5:7-8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他藉復活的主臨現在我們中間。
瑪利亞,上智的寶座;
請為我們祈禱。
 
 
7
瑪利亞升天,成為天地的母后
聖經
那時,天上出了一個大異兆: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默12:1
謝恩
我們要感謝天主,因他賜給我們永生。
瑪利亞,眾聖人之后;
請為我們祈禱。

 
 
 
5.2.
示範二:
1
聖母領報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領報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聖母真愛謙遜聽命的德行。
 
 
2
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往見聖婦依撒伯爾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聖母愛人如己,樂於行善。
 
 
3
耶穌降生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產生耶穌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耶穌、瑪利亞、若瑟,真愛神貧的德行。
 
 
4
三王來朝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三王來朝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三王以活信德,朝拜聖體內的耶穌。
 
 
5
聖母在聖殿尋獲耶穌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在聖殿尋獲耶穌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瑪利亞若瑟尋求耶穌,至死不與相離。
 
 
6
耶穌復活後發顯給聖母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耶穌復活後發顯給她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聖母在憂苦時,得到耶穌的安慰。
 
 
7
聖母榮召升天
 
我們默思天主聖三,賞賜童貞聖母瑪利亞,榮召升天時所有的喜樂。
 
求如聖母克勝三仇,死後得享永福。
 
 
6.
結語
 
花冠經闡述了聖母七樂的原因,都是與主耶穌基督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在誦念時,也要緊記,花冠經有助我們記起主耶穌基督的救世奧蹟,從而學習聖母的順應主旨。
走在主耶穌基督貧窮謙卑的路上,我們宜常請聖母幫忙。聖方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美麗的祈禱,讓我們善加利用。
 
「聖童貞瑪利亞!
生於此世的婦女中,未有一個能和你相比。
至高至尊君王、天上聖父的女兒兼婢女,
我們至聖的主耶穌基督的母親,
聖神的淨配;
在你至聖的愛子、我們的主和導師旁,
請你偕同
聖彌額爾總領天使,天上的異能者,
和所有的聖人,
為我們祈求。」
苦難日課中的「聖童貞瑪利亞」對經)

 
文章轉載:http://www.ofm.org.hk/100-Francis-Clare/140-Devotion/prayercrown.htm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15-12-2013

將臨期第三主日

耶穌:天主救援的實現者 福音:瑪十一2-11
2 那時候,若翰在獄中聽到了基督所行的,就派遣他的門徒去,
3 對他說:「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
4 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
5 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
6 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
7 他們走後,耶穌對群眾論若翰說:「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為看什麼呢?是為看風搖曳的蘆葦嗎?
8 你們出去到底是為看什麼?為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啊!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
9 你們究竟為什麼出去?為看一位先知嗎?是的,我給你們說:而且他比先知還大。
10 關於這人,經上記載說:『看,我派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前面預備你的道路。』
11 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興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國裏最小的,也比他大。
【喜樂主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的感恩禮儀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彌撒一開始的「進堂詠」就清楚地強調了整個禮儀的主題:「你們應在主內常常歡樂,我再說一次,你們應當歡 樂,因為主臨近了。」主禮神父穿著的禮服,也由嚴肅的、象徵補贖精神的紫色祭披,轉換為預示聖誕歡樂的粉紅色祭披。教會習慣上稱這個主日為「喜樂主日」, 我們建議負責準備禮儀的同工選擇聖歌時,應注意配合這個主題。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中心人物仍是耶穌和祂的前驅洗者若翰。經文的出發點是,被黑落德安提帕關在監獄中的若翰聽到有關耶穌的傳聞,派遣他的門徒前去詢問耶穌的真實身份。而經文真正主要的內容則是耶穌對若翰門徒的的回答,以及祂向群眾們訴說關於若翰的談話。
若翰被監禁
根據馬爾谷福音,在耶穌開始公開生活之前,若翰便已經被禁在監牢中(谷一14),今天的瑪竇福音經文預設了這一點,但在稍後才補述了若翰被捕、以及致命的故事(瑪十四3-4)。
若翰的「疑惑」
獄中的若翰派人詢問耶穌:「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3)就瑪竇福音的敘述脈絡而言,若翰的疑惑非常合理而容易瞭解。他曾宣告: 在他之後有一位「更強者」要來(瑪三11),並強調這位就是即將使天主審判具體實現的執行者(瑪三12)。然而,耶穌的作為(瑪四23-24)和祂展現的 個人形象(瑪十二19-20),似乎與若翰的期待並不相符。
天主救援的實現
耶穌直接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書不同章節的經文描述自己的作為:「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參閱:依二 九18-19,三五5-6,六一1)並要求若翰派遣來的使者將這樣的見聞回報給若翰。耶穌所說的這些話應該是祂的自我認知(參閱:瑪十三16-17),對 祂而言,由祂所實現的奇蹟性醫治就是天國業已來臨的記號(參閱:瑪十二28)。對形成瑪竇福音的團體而言,這些話特別重要,因為它們綜合性地說明,耶穌的 工作使猶太傳統救援希望得到實現。
救援的實例
耶穌所說奇蹟並非比喻性的說法,而是真實的,瑪竇福音第八、九章記載的就是這些實例,並且一直升高到「復活死人」(九23-25)。而耶穌所展現的「默西 亞的工程」,並不只是奇蹟性的治癒,也包含「向窮人宣講福音」,這一點甚至是「山中聖訓」的開場白(五3-6)。耶穌最後說:「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 的!」(6)這以警告性的呼籲來表達:凡相信耶穌的人,是有福的!這個呼籲對後來所有的信者也一樣有效(十三21、57,二四10)。
若翰比先知還大
耶穌對若翰洗者的評價非常積極正面,祂稱讚若翰洗者是不屈不撓的宣講者,不是「隨風搖曳的蘆葦」,這些圖像符合若翰的苦修形象。當時百姓都認為若翰是一位先知(瑪十四5),但耶穌和百姓不同,並不只把若翰看為一位先知而以,而是一位「比先知還大」的人物(9)。
新約對舊約的應用
耶穌引用瑪拉基亞先知書的話,繼續談論若翰:「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前面預備你的道路。」其實瑪拉基亞先知書的原文是:「看!我要派 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拉三1)瑪拉基亞先知書的結尾處清楚地指出,這位「使者」就是厄里亞(拉三23),他將為「上主天主」預備道路。 瑪竇福音的經文藉著把代名詞「我」改為「你」,而使這位「使者」變成為若翰,他來為默西亞耶穌預備道路。這是初期教會在信仰中對若翰的反省,這也是一個非 常好的例子,幫助我們瞭解新約作者如何在信仰中詮釋舊約經文。
成為門徒、進入天國
最後,耶穌稱若翰是「人間最大的一位」,但立刻又說「天國裡最小的也比若翰大」(11)。這句話的含意是,在人間的各種比較尺度中,無論一個人多麼重要, 也無法和那些屬於天上團體的人相比。這句話並沒有將若翰自天國中排除,只是將他在救援歷史中的角色相對化;而所謂「天國裡最小者」並非指耶穌自己,而是耶 穌的門徒(十42)。耶穌這樣獨特的語言反映出祂的自我意識,相信自己是天主救恩的實現者,祂所帶來的是「全新」的,超越人間的一切價值。
【綜合反省】
若翰在監牢裡聽見有關耶穌的傳聞,而對耶穌的身份產生疑惑,他對「更強者」的認識並不完全,仍須修正。若翰的「經驗」對今日的基督徒具有深刻的意義,教導 我們認識耶穌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我們必須對天主子完全開放,時時接受祂的教導與糾正,按照祂自我啟示的方式認識祂、相信祂。
若翰宣講一個「審判」的天主,耶穌的言行卻啟示給我們一個「愛」的天主;若翰呼喚人們悔改,以迎接即將來臨的天主;耶穌卻以言語和作為顯示天國已經來到人間。在救恩歷史中,若翰的地位極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為耶穌真實的門徒,這是進入天國的條件。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15.html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環 保

歷 代 許 多 騷 人 墨 客 曾 因 中 國 的 山 河 峻 嶺 留 下 不 少 著 名 的 詩 篇 。 但 若 今 天 , 他 們 可 以 再 重 遊 這 片 大 地 , 肯 定 哼 不 出 半 句 詩 歌 , 因 為 環 境 的 破 壞 、 污 染 情 況 一 定 將 他 們 嚇 退 !

這 十 多 年 來 , 中 國 的 經 濟 快 速 增 長 , 但 生 態 環 境 卻 每 況 愈 下 。 據 資 料 顯 示 , 國 內 五 百 多 座 城 市 中 , 大 氣 素 質 符 合 國 家 一 般 標 準 的 不 超 過 1 % 。 大 部 份 城 市 大 氣 中 的 總 懸 浮 微 粒 濃 度 也 超 過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標 準 的 十 幾 倍 。 北 京 的 污 染 情 況 更 嚴 重 至 要 被 列 為 世 界 大 氣 污 染 最 嚴 重 的 十 大 城 市 之 一 。 水 質 方 面 , 全 國 七 大 水 系 超 過 一 半 河 段 被 嚴 重 污 染 , 尤 以 黃 河 、 珠 江 、 松 花 江 為 甚 , 淮 河 更 有 八 成 河 水 變 黑 變 臭 , 嚴 重 影 響 當 地 居 民 的 正 常 生 活 及 工 農 業 的 發 展 。 噪 音 方 面 , 現 時 有 四 分 之 三 的 城 市 居 民 生 活 在 超 出 噪 音 標 準 的 環 境 中 。 垃 圾 方 面 , 中 國 工 業 的 廢 棄 物 產 生 量 及 堆 存 量 , 平 均 每 年 以 2 0 0 0 萬 噸 的 速 度 增 長 , 城 市 垃 圾 則 以 1 0 % 的 速 度 增 長 。 現 時 , 全 國 有 三 分 之 二 的 城 市 被 垃 圾 包 圍 。

還 有 的 是 , 湖 泊 河 流 被 隨 意 填 平 破 壞 、 樹 林 被 亂 砍 亂 伐 、 水 土 流 失 、 河 流 淤 塞 的 情 況 嚴 重 、 大 量 土 地 荒 漠 化 等 等 。 這 一 切 都 敲 起 了 環 保 的 警 鐘 !

另 一 方 面 , 隨 著 鄉 鎮 企 業 的 急 劇 發 展 , 農 村 的 生 態 環 境 亦 遭 受 重 大 的 破 壞 , 更 由 於 鄉 鎮 企 業 在 地 理 分 佈 上 的 分 散 , 加 上 生 產 管 理 體 制 的 不 健 全 , 以 及 用 於 控 制 污 染 的 資 源 投 入 有 限 , 更 令 農 村 的 污 染 情 況 日 趨 嚴 重 。

雖 然 政 府 一 再 肯 定 環 境 保 護 在 社 會 及 經 濟 發 展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 將 環 保 列 為 「 基 本 國 策 」 , 並 曾 頒 佈 多 條 法 規 , 但 在 落 實 執 行 時 , 經 濟 增 長 始 終 仍 是 優 先 的 追 求 目 標 , 環 境 保 護 問 題 早 被 捨 棄 。 當 然 , 中 國 生 態 環 境 的 惡 化 , 除 了 與 官 員 和 人 民 只 重 經 濟 利 益 、 缺 乏 環 境 優 先 的 價 值 觀 念 有 關 外 , 還 有 其 他 各 方 面 的 因 素 , 例 如 : 法 規 的 不 完 善 、 地 方 之 間 缺 乏 協 調 等 等 。

昔 日 騷 人 墨 客 筆 下 很 多 美 麗 的 景 象 , 有 很 多 已 在 各 地 幹 部 不 同 的 經 濟 發 展 旗 幟 下 , 變 得 滿 目 瘡 痍 。 這 種 濫 開 發 、 經 濟 發 展 至 上 的 行 徑 不 但 破 壞 環 境 、 令 生 態 嚴 重 失 衡 , 更 深 深 威 脅 到 人 民 的 生 命 財 產 安 全 。 究 竟 人 民 需 要 的 是 一 個 追 逐 私 利 、 搶 奪 資 源 、 滿 目 瘡 痍 的 競 技 場 , 還 是 一 個 可 以 安 居 樂 業 , 有 山 、 有 水 、 有 花 草 樹 木 的 世 界 呢 ?

環 保 問 題 根 本 是 無 國 界 的 , 更 何 況 香 港 與 中 國 內 地 的 關 係 息 息 相 關 。 而 作 為 一 個 基 督 徒 , 我 們 更 應 以 關 注 環 境 生 態 、 保 護 環 境 作 為 基 本 的 生 活 態 度 , 因 為 大 地 的 一 切 都 蘊 含 了 天 主 創 造 的 奇 工 。 而 聖 經 創 世 紀 亦 記 載 , 天 主 按 照 自 己 的 肖 像 造 了 一 男 一 女 , 並 且 祝 福 他 們 說 : 「 你 們 要 生 育 繁 殖 , 充 滿 大 地 , 治 理 大 地 , 管 理 海 中 的 魚 、 天 空 的 飛 鳥 、 各 種 在 地 上 爬 行 的 生 物 ! 」 可 見 天 主 是 叫 人 管 理 大 地 , 好 好 運 用 大 地 上 各 種 資 源 , 與 大 地 萬 物 和 諧 共 處 , 而 不 是 為 求 己 益 , 罔 顧 生 態 環 境 , 隨 意 開 放 資 源 。 而 教 會 社 會 訓 導 中 亦 有 提 到 真 正 「 發 展 」 的 意 思 。 教 宗 若 望 保 祿 二 世 在 《 百 年 通 諭 》 中 指 出 : 「 社 會 的 發 展 絕 不 能 單 以 經 濟 學 說 來 了 解 , 而 應 出 之 以 更 為 人 性 的 方 式 。 問 題 不 在 於 提 升 全 人 類 的 生 活 到 達 富 有 國 家 現 時 所 享 有 的 水 準 , 而 在 於 通 過 攜 手 工 作 締 造 更 為 美 好 的 生 活 , 並 在 於 改 善 每 一 個 人 的 尊 嚴 與 創 造 能 力 , 以 及 各 自 因 應 本 身 的 天 資 去 遵 從 天 主 呼 召 的 能 力 。 」 這 一 切 都 值 得 我 們 去 反 省 , 究 竟 我 們 與 大 自 然 的 關 係 是 怎 樣 ? 而 「 發 展 」 的 意 義 又 是 甚 麼 ? 是 全 人 得 以 發 展 , 抑 或 無 限 制 地 不 斷 開 發 土 地 以 尋 求 發 展 呢 ?

以 上 內 容 由 天 主 教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提 供 。 如 欲 索 取 更 多 有 關 的 資 料 ,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與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聯 絡 , 電 話 2 5 6 0 3 8 6 5 。

文章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6460.htm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08-12-2013 主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洗者若翰 福音:瑪三1-12
1 那時,洗者若翰出現在猶太曠野宣講說:
2 「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
3 這人便是那藉依撒依亞先知所預言的:「在曠野裡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該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
4 這若翰穿著駱駝毛做的衣服,腰間束著皮帶,他的食物是蝗蟲和野蜜。
5 那時,耶路撒冷、全猶太以及全約但河一帶的人,都出來到他那裏去,
6 承認自己的罪過,並在約但河裏受他的洗。
7 他見到許多法利賽人和撒杜塞人來受他的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 誰指教你們逃避那即將來臨的忿怒?
8 那麼,就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實吧!
9 你們自己不要思念說:我們有亞巴郎為父。我給你們說:天主能從這些石頭給亞巴郎興起子孫來。
10 斧子已放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必被砍倒,投入火中。
11 我固然用水洗你們,為使你們悔改;但在我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我更強,我連提他的鞋也不配,他要以聖神及火洗你們。
12 他的簸箕已在他手中,他要揚淨自己的禾場,將他的麥粒收入倉內,至於糠秕,卻要用不滅的火焚燒。
【經文脈絡】
馬爾谷所敘述的「耶穌基督的福音」(谷一1)由耶穌受洗開始,直到祂的復活為止。瑪竇福音則在頭兩章講述「耶穌的童年故事」,由第三章開始基本上便跟隨馬 爾谷福音的時間和地理的結構,首先敘述若翰洗者的出現(瑪三1-12),接著便是耶穌出現(瑪三13~四16)及祂的公開生活(瑪四17起)。
這個主日的福音便是有關若翰洗者的敘述,就內容而言還可細分為三小段:若翰的出現(瑪三1-6)、若翰的宣講(瑪三7-10)以及預報默西亞的來臨(瑪三11-12)。
洗者若翰的出現
大概於耶穌後27 或28 年左右,若翰開始在猶太曠野公開宣講。所謂「猶太曠野」,是指約旦河南端注入死海附近區域,這個地方多岩石峭壁相當荒涼,距離著名的谷木蘭團體的聚集處不遠。很可能若翰最初曾參加過這個團體,卻由於意識到自己獨特的召叫,便離開谷木蘭團體,轉而向以色列所有人民宣講。
若翰宣講的基本訊息
瑪竇福音中若翰的宣講和耶穌相同:「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參閱:瑪四17)他要求群眾悔改,意思就是離開他們直到如今的一切罪過(6),開始度一個結出「與悔改相稱果實」的生活(8)。
曠野中的呼號者
瑪竇引用依四十3的經文:「在曠野裡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該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說明若翰就是那位「曠野中的呼號者」。曠野對於猶太民族而 言,具有多重特殊的意義:曠野是特別接近天主和祈禱的地方,也是對抗各種誘惑考驗的處所(瑪四1),更是喚起以色列子民回憶在曠野流徙,得到特別救援的恩 寵時期。
若翰的生活方式
若翰的服裝使人想起「身穿皮毛衣,腰束皮帶」的先知厄里亞(列下一8);他以「蝗蟲和野蜜」作為飲食,顯示他在曠野中的生活情況相當刻苦(參閱:瑪十一 18)。當時之人由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宣講認出,他是天主在末世派來的先知(瑪十一7-10);在基督徒的眼光中,若翰則是再來到人間(瑪十一10),為 默西亞準備道路的先知厄里亞(瑪十七12-13)。
若翰的洗禮
這位巡迴的宣講者造成轟動,以致於「耶路撒冷、全猶太以及全約旦河一帶的人,都出來到他那裡去,承認自己的罪過,並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5-6)若翰所施行的洗禮和當時盛行的「洗禮運動」相較,具有四個特色:一次性、由施洗者授與、宣講懲罰性的審判、要求承認罪過。
這個洗禮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受洗之人必須完全浸入約旦河水之中,象徵洗除罪過,然而必須透過承認罪過,表達真正的「悔改」,才能成為使人逃脫天主憤怒之火的有效行動。不過,若翰的洗禮並不是基督信仰中的「聖事」。
虛偽的猶太領導階層
瑪竇將若翰的宣講表達為責斥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言論,若翰稱他們是「毒蛇的種類」!這樣極度嚴厲刺耳的言語,在天主憤怒的審判即將來臨的背景之下,是可以理解的。此外,瑪二一25-32 的經文顯示,其實當時的猶太領導階層並不相信若翰的洗禮,因此他們前來受洗的行動是虛偽的,應該受到責難。
悔改是得救的先決條件
若翰有關悔改的教導基本上是根據先知們的宣講(參閱:亞五23-24;岳二12-13;依一10-17 ),他的洗禮要求人們「結出和悔改相稱的果實」,悔改是相當嚴肅的,必須呈現在外在行動上,只有真正的悔改者才能得到救援。
身份血統無足輕重
以色列人一向以身為亞巴郎的後裔,以及帶有割損的記號引以為傲(參閱:若八33;羅四11),他們甚至認為即使他們是罪人,但由於亞巴郎的功勞,使具有他 們這樣血統和身份的人必定得救(出四24-26)。若翰徹底地顛覆這個信念,宣稱「天主能從石頭給亞巴郎興起子孫來」,祂能夠隨意建立一個「新以色列子 民」,這個身份正是耶穌復活後基督徒對自己的認識。
審判即將發生
由於若翰確信天主的審判即將實現,因此強調要立刻和過去完全斷絕:「斧子已放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必被砍倒,投入火中。」(10)「火」是天主憤怒和審判的象徵(詠五十3-4,七九5);然而,真實悔改接受洗禮的人便能逃離懲罰,獲得救援。
「更強者」
在嚴厲的審判宣講後,若翰改變了音調,預告一位「更強者」將來到。若翰完全退隱在這位更強者之後,自認為連替他做最微賤的工作也不配。他們二者之間的區別 首先表達在不同的「洗禮」中:若翰只是「在水中」施行洗禮,那位更強者將以「聖神和火」施洗。「火」和「水」是對立的圖像,不論舊約或新約都多次以火來象 徵天主的審判(參閱:亞一4;則二二17-22;路十二49;格前三13-15);而「聖神」大概是後期基督徒加入於若翰之口,表達那位更強者將賦予得救 的人恩寵。
「末世」近在眼前
審判的意思就是決定性地區分善人和惡人(參閱:瑪十三40-43,二五32-33),若翰在此又運用了另一個象徵:分別麥粒和糠秕的簸箕:好的麥粒將透過簸箕掉落地面,而無用的糠秕則將被風吹散。由於「更強者」已把簸箕拿在手中,準備揚盡禾場,說明末世的來臨已迫在眉睫。
【綜合反省】
若翰出現於一個特殊的時代,從年輕時便在曠野中生活,人們都稱呼他為「施洗者」。他呼籲人們立刻悔改,以期待避免天主懲罰性的審判。對今日的基督徒而言, 若翰的訊息並未喪失其重要性。我們在復活的信仰中,看出若翰是耶穌的前驅(瑪三11-12),再次來到的厄里亞(瑪十七12),以及降生世界的天主子的見 證(若一6-8、15)。我們期待耶穌基督再來,更該立刻悔改,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實及應有的態度。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08.html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少 數 民 族 情 況

「 中 華 民 族 」 的 源 起

中 國 是 一 個 統 一 的 多 民 族 國 家 , 除 漢 族 外 , 尚 有 5 5 個 族 群 , 以 及 一 些 至 今 仍 未 被 識 別 的 民 族 , 我 們 一 般 會 把 境 內 各 族 統 稱 為 「 中 華 民 族 」 。 但 「 中 華 民 族 」 的 提 出 乃 是 近 代 的 事 情 , 與 帝 國 主 義 的 侵 略 及 近 代 中 國 追 求 現 代 化 的 歷 史 是 分 不 開 的 。

晚 清 時 期 , 內 憂 外 患 的 衝 擊 令 到 當 時 的 有 識 之 士 如 孫 中 山 先 生 紛 紛 尋 求 改 革 的 道 路 , 他 們 明 確 提 出 以 民 族 主 義 作 為 建 立 現 代 國 家 的 必 要 條 件 之 一 。 推 翻 滿 清 後 , 為 了 對 抗 列 強 的 窺 伺 , 這 種 以 漢 族 為 中 心 的 民 族 主 義 遂 逐 漸 擴 展 到 包 含 漢 、 滿 、 蒙 、 回 、 藏 五 族 。 他 們 希 望 能 以 各 族 群 共 和 共 融 為 號 召 , 團 結 中 國 境 內 各 族 共 同 對 抗 帝 國 主 義 的 侵 略 , 建 立 一 個 多 元 民 族 國 家 , 外 能 獨 立 自 主 , 內 能 團 結 富 強 。

民 族 人 口 及 其 分 佈

據 中 共 建 國 初 期 的 統 計 , 全 國 共 有 四 百 多 種 民 族 。 經 過 識 別 後 , 當 局 確 認 全 國 共 有 5 6 個 民 族 ( 須 注 意 , 當 局 的 民 族 識 別 工 作 , 理 論 基 礎 十 分 薄 弱 , 過 程 草 率 , 有 時 甚 至 全 無 標 準 可 言 , 只 憑 官 方 片 面 主 觀 認 定 ) , 其 中 漢 族 佔 絕 大 多 數 。 據 1 9 9 0 年 的 統 計 , 漢 族 共 有 1 0 4 , 2 4 8 萬 人 , 佔 全 國 人 口 9 1 . 9 6 % , 而 少 數 民 族 則 達 9 , 1 2 0 萬 人 。 少 數 民 族 雖 佔 全 國 總 人 口 不 足 1 0 % , 但 其 分 佈 的 區 域 卻 佔 全 國 總 面 積 的 6 4 % 。 分 佈 地 區 主 要 集 中 在 東 北 、 內 蒙 古 、 寧 夏 、 新 疆 、 雲 南 、 貴 州 及 廣 西 等 邊 境 地 區 。

中 共 政 府 的 民 族 政 策

雖 然 當 局 聲 言 要 考 慮 各 民 族 的 獨 特 情 況 , 以 及 民 族 之 間 的 平 等 關 係 而 採 用 民 族 區 域 自 治 政 策 , 但 很 多 時 , 所 謂 民 族 自 治 管 理 只 是 空 洞 的 語 言 。 由 於 中 國 的 民 族 政 策 基 本 上 是 源 自 馬 列 主 義 理 論 , 民 族 問 題 因 而 被 定 為 是 社 會 革 命 中 的 一 部 份 , 必 須 服 從 整 個 中 國 的 革 命 利 益 。 民 族 問 題 的 處 理 因 要 以 中 共 革 命 發 展 的 利 益 為 依 歸 , 所 以 中 共 在 不 同 階 段 對 少 數 民 族 也 有 不 同 的 統 治 方 針 。 而 方 針 的 調 整 並 不 是 以 各 族 群 的 利 益 為 考 慮 , 而 是 以 中 共 本 身 的 策 略 及 利 益 需 要 為 取 向 。 在 近 幾 十 年 國 內 的 動 盪 政 局 中 少 數 民 族 亦 難 逃 厄 運 , 特 別 是 文 革 時 期 。

中 共 政 府 一 開 始 便 以 大 量 漢 民 移 居 新 彊 、 西 藏 等 地 , 企 圖 使 當 地 的 人 民 成 為 少 數 份 子 , 難 以 去 反 抗 中 央 的 政 策 , 又 要 各 族 群 認 同 它 所 提 出 的 愛 國 主 義 及 民 族 政 策 , 這 些 都 與 民 族 自 治 的 原 則 相 悖 。 由 大 躍 進 至 文 革 時 期 , 中 共 更 在 民 族 地 區 全 力 推 行 「 社 會 主 義 」 改 造 的 激 進 政 策 , 目 的 為 消 滅 各 民 族 的 特 質 。 這 時 期 , 民 族 自 治 政 策 遭 到 嚴 重 破 壞 , 民 族 幹 部 不 斷 受 到 打 擊 , 各 族 群 的 風 俗 習 慣 、 語 言 、 文 化 、 宗 教 均 受 到 重 大 的 摧 殘 。 四 人 幫 下 台 後 , 當 局 在 民 族 政 策 上 雖 然 作 了 重 大 的 調 整 , 採 取 多 元 和 容 忍 的 策 略 , 但 對 提 出 獨 立 自 主 呼 聲 的 人 卻 從 不 寬 容 及 手 軟 , 往 往 採 用 嚴 厲 的 鎮 壓 手 段 , 並 將 這 些 訊 息 加 以 封 銷 。

新 彊 所 發 生 的 多 次 爆 炸 流 血 事 件 實 事 出 有 因 , 中 共 政 府 應 該 慎 重 去 檢 討 其 少 數 民 族 的 政 策 及 大 漢 沙 文 主 義 ﹐ 而 不 是 一 味 將 問 題 歸 咎 他 人 。

以 上 內 容 由 天 主 教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提 供 。 如 欲 索 取 更 多 有 關 的 資 料 ,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與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聯 絡 , 電 話 2 5 6 0 3 8 6 5 。

文章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6450.htm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01-12-2013 主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警醒準備,等待人子的來臨 福音:瑪二四37-44
禮儀年甲年的主日福音選讀
梵二後的禮儀革新非常強調「聖言」的地位,教會仔細安排主日彌撒中的福音選讀,幫助基督徒透過福音經文不斷地加深對耶穌的認識。這個主日是將臨期的開始,禮儀年又再度進入「甲年」,又稱為「瑪竇年」,因為教會邀請全體信友在今年的主日感恩禮中一起聆聽瑪竇福音。
將臨期聖經選讀
將臨期以雙重的幅度幫助基督徒善做準備,迎接耶穌基督的來臨:一方面回顧歷史,引領信友們紀念天主子曾降生人間,等待耶穌聖誕節的來臨;另一方面前瞻未 來,幫助大家在現世善做準備,期待基督於末世之時再度來臨。耶穌基督的第一次來臨,指向第二次的來臨;祂的再度來臨,將使第一次來臨達到圓滿。將臨期平日 彌撒的聖經選讀更清楚地表達了這樣的雙重意義:十二月十六日以前著重對末世的期待,從十二月十七日起,則強調紀念耶穌誕生的歷史事實。
【福音:瑪二四37-44
37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們說:「就如在諾厄的時日怎樣,人子的來臨也要怎樣。
38 因為就如在洪水以前的時日,人照常吃喝婚嫁,直到諾厄進入方舟的那一天,
39 仍然沒有覺察;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都捲了去;人子的來臨,也必要這樣。
40 那時,兩個人同在田間,一個被提去,一個卻被遺棄;
41 兩個女人同在磨旁推磨,一個被提去,一個卻被遺棄。 
42 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在那一天你們的主人要來。
43 這一點你們要明白:如果家主知道,盜賊幾更天要來,他必要醒寤,不讓自己的房屋被挖穿。
44 為此,你們應該準備,因為你們不料想的時辰,人子就來了。」
【經文脈絡】
瑪竇福音蒐集了許多耶穌的言論,按照主題分類,編輯成五篇大演講,其中最後一篇是耶穌針對與「末世」相關的問題教導門徒(瑪二四~二五)。這個主日的福音 就是選自這篇演講中的兩段談話,首先談論「末日實現的日期」(瑪二四37-41),接著是一個比喻,呼籲聽眾「警醒準備」(瑪二四42-44)。
末日發生的時間
到底「末日」何時會發生?這是初期教會一再面對、處理的問題,新約作品幾乎都談論過這個問題,瑪竇福音自然也不例外。在今日彌撒福音經文之前,耶穌的言論 首先肯定兩點:一方面這個日子「已近了,就在門口」,在「這一世代」過去之前就要發生(瑪二四33-34);另一方面則指出「那日子和那時刻,除(天)父 一個外,誰也不知道。」(瑪二四36)
諾厄的例子
對以色列人而言,這樣的教導並不難懂。瑪竇福音中的耶穌舉出他們祖傳經典中著名的例子來說明人子來臨的情況:「就如諾厄的時日怎樣,人子的來臨也要怎樣。 因為就如在洪水以前的時日,人照常吃喝婚嫁,直到諾厄進入方舟的那一天,仍然沒有覺查,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都捲了去;人子的來臨,也必要這樣。」
突如其來的事件
當諾厄提出「洪水滅世」的警告時,當時的人們毫不理會,仍然只注意他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在他們漠不關心,不受教的情況中,災難卻出乎意料地突然降臨到他們身上。這個例子生動地表達出,「人子再來」的事件也將在人們毫不知悉的情況下突然發生。
救援與審判
耶穌接著以雙重的圖像說明人子再來時,所產生的結果:「那時,兩個人同在田間,一個被提去,一個被遺棄;兩個女人同在磨旁推磨,一個被提去,一個被遺棄。」
一起在田間工作的兩個男人和一起推磨的兩位婦女的不同命運,生動地表達救援和審判的不同境遇。兩個圖像都先提到「被提去」,意思是被提到「人子」那裡去, 代表被選而得到救恩的人;「被留下」則是指被留在毀滅的災禍之中,表達跌入毀滅的審判之中。這個圖像說明,救援與審判並不是天主「任意」決定的,而是以人 們的生活為先決條件;審判其實是一個人具體生活行為的結果(參閱:瑪十六27,二二11-13,二五46)。
警醒準備
耶穌緊接著立刻警告門徒必須「醒悟」(42),並且繼續以另一個比喻更進一步地加以說明:「如果家主知道,盜賊幾更天要來,他必要醒悟,不讓自己的房子被挖穿。為此,你們應該準備,因為你們料想不到的時辰,人子就來了。」(43-44)
這個比喻竟然以「盜賊」來表達「人子」,難免令讀者們感到奇怪。很可能這個比喻最初的中心思想原本不是指人子再來,而只是單純地強調一個人們必須警醒準備 的關鍵時刻。但是,這個簡短的比喻加在這裡的確非常恰當,清楚地提醒門徒要有「危機意識」,必須時時準備好迎接人子的到來。
初期教會的反省
初期教會將耶穌所說的這個比喻繼續做了許多反省與發揮,並反映在新約的其它作品中。得前五2指出「主的日子」也會有如盜賊般的在夜裡來到;在默三3和十六15甚至直接說基督「必要像盜賊一樣來臨」。也因此在教會發展的過程中,警醒準備好成為基督徒最基本的態度。
【綜合反省】
 教會禮儀年以「煉靈月」作為結束,以「將臨期」作為開始,二者之間有非常好的關連,都提醒信眾關心個人生命的結局,與歷史的終向──末世。今日的福音再 次提醒大家,末世必然來臨,但具體實現的日期不是人能夠知道的。因此重要的不是關心末世來臨的日期,而是如何善用現在的時光,準備好自己;基督徒不用害怕 人子的再來,因為對時時準備好的人而言,末世並非審判的時刻,而是我們得到決定性救恩的時期。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2/2013-12-01.html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中 國 人 權

基 督 徒 及 教 會 為 甚 麼 要 提 倡 人 權 , 在 信 仰 熱 線 「 齊 來 作 社 會 反 省 」 一 欄 已 為 大 家 作 了 詳 細 的 探 討 , 在 此 不 作 詳 述 了 。 以 下 會 集 中 與 大 家 討 論 中 國 大 陸 的 人 權 發 展 情 況 。

雖 然 中 國 自 1 9 8 0 年 起 便 先 後 簽 署 加 入 多 條 國 際 人 權 公 約 。 例 如 : 《 消 除 對 婦 女 一 切 形 式 歧 視 公 約 》 、 《 消 除 對 一 切 形 式 種 族 歧 視 公 約 》 等 等 , 又 於 1 9 8 1 年 當 選 為 聯 合 國 人 權 委 員 會 成 員 國 , 之 後 更 連 選 連 任 為 該 委 員 會 成 員 國 。 但 在 國 內 , 長 期 以 來 , 人 權 問 題 始 終 都 是 官 方 的 一 大 禁 忌 。 儘 管 中 國 憲 法 亦 已 清 楚 列 明 了 公 民 所 應 享 有 的 各 項 基 本 權 利 , 但 這 些 權 利 卻 一 直 得 不 到 中 國 政 府 的 落 實 執 行 , 相 反 , 更 經 常 被 橫 加 破 壞 。

「 六 四 事 件 」 令 到 中 國 的 人 權 情 況 成 了 國 際 上 的 關 注 重 點 。 因 應 國 際 潮 流 的 轉 變 , 以 及 中 國 在 世 界 事 務 的 參 與 角 色 日 益 重 要 的 關 係 , 近 年 來 , 中 國 官 方 已 經 開 始 打 破 過 去 那 種 避 而 不 談 的 禁 忌 , 就 人 權 問 題 與 國 際 社 會 有 了 更 多 的 對 話 。 行 動 包 括 , 自 1 9 9 1 年 以 後 , 陸 續 發 表 有 關 國 內 人 權 狀 況 的 白 皮 書 。 同 時 , 繼 續 簽 署 加 入 多 條 國 際 人 權 公 約 。 1 9 9 7 年 更 簽 署 加 入 了 《 經 濟 、 社 會 及 文 化 權 利 國 際 公 約 》 這 條 重 要 的 人 權 公 約 , 並 表 示 將 於 今 年 秋 天 簽 署 另 一 條 同 樣 重 要 的 人 權 公 約 《 公 民 權 利 和 政 治 權 利 國 際 公 約 》 。 這 些 確 實 是 一 種 進 步 。

然 而 , 我 們 同 時 看 到 一 個 發 展 情 況 就 是 , 中 國 官 方 對 人 權 問 題 的 理 解 仍 只 局 限 在 生 存 權 與 發 展 權 上 , 且 經 常 以 「 國 家 主 權 」 、 「 互 不 干 涉 內 政 」 、 「 文 化 差 異 」 為 由 , 來 掩 蓋 國 內 的 人 權 問 題 。 另 一 方 面 , 中 國 政 府 在 積 極 簽 署 加 入 各 項 國 際 人 權 公 約 之 時 , 卻 仍 任 意 拘 禁 國 內 的 異 見 份 子 、 繼 續 禁 止 工 人 自 組 工 會 , 以 及 嚴 格 控 制 人 民 的 出 版 言 論 自 由 。 這 些 都 令 人 不 得 不 去 關 注 公 約 的 具 體 落 實 情 況 , 以 及 質 疑 中 國 整 體 人 權 情 況 是 否 真 的 得 到 改 善 。

中 國 政 府 所 謂 的 「 人 權 」 是 指 人 民 的 「 生 存 權 」 及 「 發 展 權 」 , 當 中 強 調 的 是 人 民 的 溫 飽 問 題 。 換 言 之 , 中 國 政 府 所 謂 的 「 人 權 」 其 實 是 指 十 二 億 人 民 的 「 溫 飽 權 」 。 讓 人 民 得 到 三 餐 溫 飽 固 然 十 分 重 要 。 但 一 個 人 的 溫 飽 權 利 與 他 / 她 能 否 得 到 政 治 及 社 會 權 利 是 不 應 有 所 牴 觸 的 。 讓 人 民 得 到 三 餐 溫 飽 並 不 表 示 可 以 將 他 / 她 們 任 意 拘 控 , 以 及 剝 奪 他 / 她 們 各 項 基 本 的 自 由 及 政 治 權 利 , 更 何 況 , 這 些 本 是 人 民 應 有 的 基 本 權 利 。

隨 著 國 際 人 權 法 的 發 展 , 聯 合 國 已 確 立 關 注 和 促 進 人 權 為 國 際 社 會 的 一 項 基 本 任 務 。 人 權 是 每 一 個 人 都 應 享 有 的 , 任 何 一 個 人 也 有 責 任 去 捍 衛 人 權 。 由 此 可 知 , 人 權 根 本 是 不 分 國 界 的 。 縱 然 中 國 與 西 方 社 會 因 彼 此 不 同 的 發 展 歷 程 而 在 文 化 上 存 在 不 少 歧 異 。 但 我 們 卻 不 能 因 為 文 化 上 的 差 異 而 卸 卻 捍 衛 人 權 的 責 任 , 更 何 況 雙 方 的 文 化 是 有 差 異 , 但 也 有 很 多 共 同 的 價 值 觀 , 如 愛 、 公 義 、 尊 嚴 , 這 些 都 共 同 存 在 於 東 西 方 的 文 化 價 值 中 。 而 且 , 文 化 也 不 是 固 定 不 變 的 , 裏 面 也 有 好 與 不 好 、 合 理 與 不 合 理 的 成 份 。 若 我 們 想 社 會 更 趨 向 公 義 、 和 平 和 仁 愛 , 就 應 努 力 地 將 文 化 裏 好 與 合 理 的 部 份 , 予 以 發 揚 ; 將 不 好 與 不 合 理 的 部 份 , 予 以 拚 棄 。

雖 然 中 國 政 府 近 年 陸 續 發 表 關 於 國 內 人 權 狀 況 的 白 皮 書 , 但 全 部 都 是 「 報 喜 不 報 憂 」 的 報 導 , 對 國 內 的 少 數 民 族 問 題 , 生 態 環 境 破 壞 情 況 , 工 人 罷 工 、 要 求 自 組 工 會 、 人 民 要 求 政 治 改 革 的 呼 聲 , 更 是 絕 口 不 提 。 所 以 , 白 皮 書 究 竟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國 內 的 人 權 情 況 , 確 是 值 得 質 疑 。 而 未 來 , 中 國 又 將 如 何 落 實 執 行 所 簽 署 的 各 項 國 際 人 權 公 約 , 更 是 我 們 應 該 繼 續 關 注 及 思 考 的 。
以 上 內 容 由 天 主 教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提 供 。 如 欲 索 取 更 多 有 關 的 資 料 ,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與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聯 絡 , 電 話 2 5 6 0 3 8 6 5 。

文章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6440.htm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24-11-2013 主日 基督君王節

普世基督君王節

耶穌真是默西亞君王 福音:路二三35-43
【福音
35 民眾站著觀望。首領們嗤笑說:「別人,他救了;如果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被選者,就救他自己吧!」
36 兵士也戲弄他,前來把醋給他遞上去,
37 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吧!」
38 在他上頭還有一塊用希臘文、拉丁及希伯來文字寫的罪狀牌:「這是猶太人的君王。」
39 掛著的凶犯中,有一個侮辱耶穌說:「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
40 一個凶犯應聲責斥他說:「你既然受同樣的刑罰,連天主你都不怕嗎?
41 這對我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所受的,正配我們所行的;但是,這個人從未做過什麼不正當的事。」
42 隨後說:「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
43 耶穌給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
基督君王節
天主教會在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這是一個在教會歷史中相當晚出現的節日。1925年才由教宗碧岳十一世訂定為教會的節日,1970年教宗保祿六世決定將這個節日移至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
【經文脈絡】
路二三33-43是耶穌苦難敘述的核心部份,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的經過。由於十字架刑罰是當時的讀者熟知的殘酷死刑,因此路加並未詳細報導耶穌被釘的過 程,只相當鬆散地敘述幾個他所關心的重點:首先是耶穌為敵人祈禱,祂實踐了祂所教導的(參閱:六28);其次,兵士們瓜分耶穌的衣衫,符合當時的習俗,同 時也使詠二二19的經文得到應驗(34);而整段敘述的高峰在於耶穌死亡前所遭受的嘲弄,以及對一位同釘的強盜施予救恩。這段耶穌苦難的核心敘述就是這個 主日的福音內容(路二三35-43)。
群眾首領嘲弄耶穌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有許多人圍觀,當時民眾的領袖嗤笑耶穌說:「他救了別人,如果他真是天主所揀選的默西亞,就救他自己吧!」這個嘲弄性的要求影 射了在此之前的兩段經文,首先是耶穌剛開始公開生活時曾指摘家鄉群眾說:「你們必定要對我說這句話:醫生,醫治你自己吧!」(路四23);其次是公議會審 問耶穌時,曾質問耶穌是否是「天主的默西亞」、「天主的特選者」,並以此定斷耶穌褻瀆天主的罪名。
羅馬兵士戲弄耶穌
除了猶太人之外,外邦的羅馬兵士也毫無憐憫之情地戲弄耶穌。當時的軍人常隨身攜帶一種酸醋性的飲料,他們把它遞給耶穌喝,這個行動影射聖詠六九22的經文:「他們在我的食物中,攙上了苦膽;我口渴時,竟遞來酸醋要我下嚥。」
兵士們並且嘲笑耶穌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吧!」而比拉多按當時行刑的慣例,安放在十字架上耶穌頭部上方的罪狀牌也正是「這是猶太人的君王」。這些情況顯示,他們是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認為「默西亞」是一個政治性的頭銜,因此譏笑諷斥耶穌,要祂拯救自己。
不知悔改的罪人
和耶穌同時被釘的有兩位凶犯,面對和他們相同遭遇的耶穌做出極端不同的反應。其中一人贊同人們對耶穌的嘲弄,甚至用他們的話「侮辱」耶穌說:「你不是默西 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其實這裡所說的「侮辱」,路加在採用的動詞是「褻瀆」,顯示路加已經採取基督徒的立場,評斷這人的言語是褻瀆「救主」(參 閱:宗五31,十三23)。
悔改的罪人
另一位一同被釘的凶犯反應完全不同。他先責斥那位辱罵耶穌的凶犯,承認他們二人被判死刑,原是罪有應得,在死亡之時還不知應該懼怕執行最終審判的天主,竟 然還嘲笑因為遭受不公義審判而和他們一同被釘的耶穌。這位垂死之人一方面承認自己的罪,另一方面宣告耶穌是無罪的;雖然他的話中並沒有明白的說出承認耶穌 是救主,但卻清楚的表達這種含意。
他呼叫耶穌的名字,並請求耶穌能夠為他的得救說情:「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耶穌回答說:「阿們(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 樂園裡。」耶穌的非常權威而且隆重地向這位強盜保證,他的祈求「今天」就要實現,也就是不必等到世界末日耶穌再來之時,而是在他死亡之後立刻和耶穌一同進 入天國。
【綜合反省】
路加以這段簡短的敘述,極生動地告訴讀者「耶穌被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路加以耶穌接受十字架刑罰、遭受侮辱、和為罪人祈禱的情況作為背景,敘述在整個場 景前站立著許多群眾,他們侮辱褻瀆耶穌,要求祂拯救自己。民眾的領袖將耶穌當作「政治性」的暴民釘在十字架上,以為耶穌根本是無能的。
然而與這些群眾相對的,卻有一位臨終前悔改的強盜,鶴立雞群般地聳立在人群之中。讀者們由他而明白,耶穌是被惡人誣陷的,被嘲笑為「假救主」。這位看起來 毫無能力被釘者卻顯示了耶穌的大能,可以將自己的天國福樂分施給一位悔罪的凶犯。這一切顯示,為了符合聖經(舊約)的預言(參閱:路二四25-27),耶 穌「必須」受苦難,祂也因此真的是默西亞君王;而任何罪人只要願意悔改、轉向耶穌,都能立刻得到耶穌所賞賜的真生命(參閱:路十六22,二十 37-38)。
路加的讀者在閱讀福音時,應該很容易被拉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在經文中的不同角色中看見自己:也許只是一個單純的觀看熱鬧者、嘻笑嘲弄耶穌者、或是因為和耶穌相遇而悔改的罪人。在慶祝基督君王節的日子裡,基督徒都必須自問:對我而言,耶穌基督到底是誰?

文章轉載: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ccreadbible/maindata/2013/11/2013-11-24.html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婦 女 問 題

不 論 男 或 女 , 都 是 天 主 按 照 自 己 的 肖 像 所 創 造 的 。 所 以 , 女 性 亦 應 該 與 男 性 一 樣 , 得 到 相 同 的 尊 重 和 對 待 。 可 惜 , 在 現 實 生 活 中 , 婦 女 仍 然 在 不 同 方 面 受 到 歧 視 。

在 中 國 大 陸 , 婦 女 的 地 位 無 疑 較 1 9 4 9 年 中 共 建 國 前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改 善 , 而 近 十 幾 年 的 經 濟 改 革 , 亦 令 不 少 婦 女 可 以 衝 破 家 庭 的 樊 籠 , 走 進 社 會 裡 工 作 , 但 女 性 受 到 歧 視 、 虐 待 , 以 及 各 種 不 平 等 對 待 的 情 況 , 仍 普 遍 存 在 。 父 權 文 化 及 市 場 經 濟 的 發 展 正 從 另 一 面 繼 續 壓 迫 她 們 。 「 婦 女 能 頂 半 邊 天 」 只 是 一 句 理 想 化 的 口 號 而 已 。

現 時 , 中 國 婦 女 面 對 的 情 況 是 :

--在 政 治 參 與 上 , 婦 女 在 各 層 面 的 參 政 比 例 仍 偏 低 , 且 只 能 集 中 在 較 低 層 次 而 沒 有 決 策 權 力 的 職 位 ;
--在 經 濟 就 業 方 面 , 一 些 低 薪 酬 、 非 技 術 性 、 低 層 崗 位 的 工 作 , 大 都 由 婦 女 承 擔 , 而 那 些 優 薪 的 技 術 性 工 作 及 管 理 階 層 , 則 多 由 男 性 充 任 。 不 過 , 即 使 女 性 可 以 與 男 性 處 於 同 一 個 職 位 、 同 一 的 工 作 性 質 , 她 們 亦 無 法 享 受 憲 法 裡 規 定 的 「 男 女 平 等 , 同 工 同 酬 」 的 保 障 。 另 一 方 面 , 她 們 不 但 要 面 對 惡 劣 的 工 作 環 境 、 強 逼 加 班 加 點 等 權 益 備 受 削 奪 的 情 況 , 更 要 承 受 性 騷 擾 , 以 及 因 懷 孕 、 分 娩 而 遭 無 理 解 僱 的 壓 力 。 而 在 國 企 改 革 中 , 中 年 婦 女 更 往 往 是 企 業 強 逼 工 人 下 崗 時 的 首 選 對 象 。
--在 教 育 上 , 女 性 接 受 教 育 的 機 會 仍 較 男 性 為 低 。 在 全 國 約 1 . 5 億 的 文 盲 人 口 中 , 女 性 佔 了 7 0 % , 而 每 年 超 過 一 百 萬 的 失 學 兒 童 之 中 , 有 七 成 以 上 是 女 童 。
--在 兩 性 角 色 扮 演 上 , 「 男 主 外 , 女 主 內 」 、 「 男 尊 女 卑 」 、 「 三 從 四 德 」 這 些 傳 統 觀 念 , 仍 然 綑 綁 著 不 少 中 國 婦 女 。 大 多 數 婦 女 也 陷 於 家 庭 及 事 業 的 兩 難 之 中 , 並 為 家 務 勞 動 、 孩 子 撫 育 付 出 更 多 的 辛 勞 。
--在 身 體 自 主 權 方 面 , 中 國 自 7 0 年 代 開 始 實 行 的 一 孩 政 策 , 令 不 少 婦 女 要 被 迫 進 行 人 工 流 產 , 以 及 絕 育 手 術 , 身 心 靈 受 到 重 大 的 傷 害 。 同 時 , 亦 導 致 女 嬰 被 殺 害 及 遭 遺 棄 的 現 象 , 日 漸 嚴 重 。 另 一 方 面 , 由 於 經 濟 發 展 的 不 平 等 , 很 多 貧 困 地 區 的 婦 女 被 人 口 販 子 以 介 紹 外 出 工 作 為 藉 口 , 而 遭 拐 賣 掉 。
中 國 婦 女 所 面 對 的 困 境 , 實 在 不 能 在 這 短 短 數 分 鐘 裡 盡 述 出 來 , 以 上 只 能 點 出 其 中 一 些 問 題 。 這 些 情 況 讓 我 們 看 到 , 若 果 不 去 打 破 傳 統 的 男 女 觀 念 , 以 及 父 權 文 化 的 論 述 霸 權 , 婦 女 被 歧 視 、 被 商 品 化 的 現 象 , 只 會 在 改 革 開 放 的 浪 潮 中 , 日 漸 惡 化 下 去 。

或 許 你 對 中 國 婦 女 的 認 識 是 從 香 港 人 返 內 地 「 包 二 奶 」 開 始 。 這 些 「 二 奶 」 往 往 成 了 被 社 會 指 責 的 對 象 。 但 為 甚 麼 她 們 明 知 道 在 法 律 上 沒 有 任 何 保 障 , 也 要 作 別 人 的 情 婦 ? 為 甚 麼 會 有 這 麼 大 批 的 青 年 婦 女 南 下 打 工 呢 ? 是 否 純 粹 因 為 抵 受 不 住 物 質 及 都 市 生 活 的 引 誘 ?

問 題 的 核 心 其 實 在 於 : 經 濟 發 展 的 不 平 等 , 令 貧 困 地 區 的 婦 女 要 被 迫 離 開 家 園 , 另 謀 出 路 。 再 加 上 改 革 開 放 並 沒 有 為 她 們 帶 來 足 夠 而 平 等 的 政 治 、 經 濟 、 社 會 參 與 機 會 , 以 致 她 們 根 本 沒 有 空 間 及 能 力 去 選 擇 自 己 的 生 治 方 式 , 反 要 被 具 有 經 濟 能 力 的 男 性 隨 意 佔 據 及 買 賣 。

盼 望 在 你 的 價 值 觀 中 , 也 能 讓 中 國 的 婦 女 佔 上 一 個 重 要 的 席 位 , 除 了 「 二 奶 」 問 題 外 , 亦 能 好 好 去 了 解 中 國 婦 女 的 整 個 處 境 , 並 以 福 音 的 精 神 去 反 省 、 指 斥 現 時 各 種 不 合 理 的 制 度 , 努 力 去 建 立 一 個 平 等 的 兩 性 關 係 。

以 上 內 容 由 天 主 教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提 供 。 如 欲 索 取 更 多 有 關 的 資 料 ,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與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聯 絡 , 電 話 2 5 6 0 3 8 6 5 。

文章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