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01-09-2013 主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德三 19-2130-31
答    唱:詠 68
讀經二:希十二 18-1922-24
福    音:路十四 17-14


【苦艾與甘蜜】天國盛宴

作者: 楊鳴章


許 多人,總認為自己的一套人生哲理是至寶,即使不是一切,最少也能解答人類大部份疑難:人的命運、罪惡問題、人為何會受苦等等。說到底,其實不少只不過是一 種空洞的跋扈,既自欺、亦欺人。主耶穌降生前二百至一百年間,希臘文化中崇尚智慧、學問、地位、階級、權勢的風氣席捲整個中歐、北非和近東,不少希臘哲學 家自詡能洞悉一切奧秘,明瞭世間所有事理,或許也可以作如是觀。
今日的第一篇讀經《德訓篇》,正是寫作於這樣的背景下。當時有一位研究智慧之學的經師息辣之子 耶穌,寫下了許多德智訓言,是除了《聖詠集》之外,最常在會堂中被誦讀、引以教導猶太子弟:真正的智慧繫於敬畏上主,以遵行法律、先知為幸福的基礎;一切 德行,須從謙卑開始,猶如大地上的塵土,孕育萬物一樣。「你愈偉大,愈當謙下;這樣,你纔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明智人的心,領會寓言;智慧人的心願, 是希求熱心的聽眾。」(德三2031
今天歐洲許多古老的聖堂,隨著信衆的冷漠與疏離而被荒廢,都變作美術創作室、博物院、展覽廳、 演奏塲館,甚或市鎮政府辦公樓;僥倖還有一些被保存下來。如果你有機會踏進這些倖存的聖殿,在莊嚴而又慈悲的聖像下,在幽暗的許願燭光搖曳中,你定能嗅覺 到乳香煙薰的氣味,感受到祈禱的邀請。同樣,也有不少人喜歡攀山越嶺,去探望隱世的修士。修院外面有你幾乎可觸碰的藍天白雲,修院內有洗滌你心靈的虔敬禱 聲,永恆就是這麼接近。
為甚麼你、我能受到感動,而別的人卻甘願追逐物質生活、輕視謙卑和溫良、對上智恩寵的呼喚充耳 不聞?人的信仰成長,大概也需要一些環境薰陶,才能夠體驗到主的臨在,看到生命的終向。環境肯定是重要的,它們猶如舊約時代「那可觸摸的山,那裡有烈火、 濃雲、黑暗、暴風、號筒的響聲以及說話的聲音。」(希十二1819)這些特殊的磁場與令人震撼的感官效果,使舊約子民驚懼;一曝十寒,他們很快又離棄了主。我們趨近的是「審判衆人的天主,接近了已獲得成全的義人的靈魂,接近了新約的中保耶穌」(十二2324),這比一切都更應使我們謙卑自下、恭謹受教。邀請只是開始,環境只是媒介;或許需要的,是每日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和訓練。
福音中耶穌教導我們要讓座、要自謙自卑,祂不是教授社交禮儀,也不是傳授某些技巧,只為了後著,能被高舉。從祂所說的比喻:「你幾時設筵,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路十四1314)我們知道祂指的是天國的筵席,就是《希伯來書》所說的:「千萬天使的盛會,和那些已被登錄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十二2223)我們與人的相處,不管是公務、商貿、日常社交,基本都反映著我們與主的關係,都是我們學習和訓練的契機。
眾人都在留心觀察主,可是主也在留心觀察眾人。我們著重的是些甚麼?或許我們會意想不到,那些一向為我們所輕蔑和憎惡的人,他朝竟然出現在天國盛宴的嘉賓名單當中!

文章轉載:http://kkp.org.hk/re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梵 二 的 歷 史 背 景

你 知 不 知 道 天 主 教 會 在 1 9 6 4 年 之 前 , 還 是 用 大 部 份 教 友 都 聽 不 明 白 的 拉 丁 文 來 舉 行 禮 儀 呢 ? 不 過 , 教 會 知 道 必 須 面 對 世 界 的 轉 變 , 於 是 在 1 9 6 2 至 1 9 6 5 年 間 舉 行 了 梵 蒂 岡 第 二 屆 大 公 會 議 。

梵 二 以 前 , 其 實 有 梵 一 會 議 , 全 名 即 是 「 梵 蒂 岡 第 一 屆 大 公 會 議 」 , 在 1 8 6 9 年 舉 行 , 但 由 於 意 大 利 革 命 興 起 , 會 議 在 1 8 7 0 年 被 迫 中 斷 , 以 後 一 直 未 有 續 會 。

梵 一 時 代 的 十 九 世 紀 , 天 主 教 會 面 對 很 多 社 會 上 的 挑 戰 , 例 如 工 業 革 命 的 興 起 , 令 到 社 會 傾 向 資 本 主 義 物 質 化 , 亦 由 於 人 類 科 技 的 進 步 , 社 會 傾 向 「 科 技 迷 信 」 , 認 為 科 技 及 物 質 進 步 是 萬 能 的 , 精 神 價 值 被 人 視 為 虛 幻 的 東 西 。

另 一 方 面 , 贊 成 無 神 論 的 共 產 主 義 , 又 在 歐 洲 迅 速 發 展 , 並 且 在 俄 羅 斯 實 現 成 為 第 一 個 共 產 主 義 國 家 。

歐 洲 在 這 樣 的 背 景 下 發 展 成 一 座 超 級 火 藥 庫 , 結 果 在 二 十 世 紀 初 期 引 發 起 兩 次 世 界 大 戰 , 尤 其 是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 更 連 累 全 世 界 成 為 戰 場 。

在 兩 次 大 戰 之 後 , 天 主 教 會 面 對 世 界 全 球 的 新 境 況 , 感 到 有 必 要 重 新 整 理 自 己 對 世 界 的 看 法 , 亦 希 望 能 與 全 世 界 人 類 攜 手 一 同 反 省 人 類 的 前 景 。 教 宗 若 望 二 十 三 世 於 是 在 1 9 6 2 年 召 開 梵 蒂 岡 第 二 屆 大 公 會 議 。

事 實 上 , 天 主 教 會 歷 史 上 曾 經 舉 行 了 2 1 次 大 公 會 議 。 每 逢 教 會 遇 到 重 大 問 題 或 信 理 上 的 重 要 爭 端 , 都 會 召 集 所 有 主 教 舉 行 大 公 會 議 , 好 為 教 會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的 途 徑 。

以 上 內 容 由 香 港 天 主 教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提 供 。 如 欲 索 取 更 多 有 關 的 資 料 , 可 於 辦 公 時 間 與 正 義 和 平 委 員 會 聯 絡 , 電 話 2 5 6 0 3 8 6 5 。

文章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6210.htm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25-08-2013 主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依 六十六  18-21
答    唱:詠 117
讀經二:希 十二  5-7, 11-13
福    音:路十三  22-30


【苦艾與甘蜜】從窄門擠進去

作者: 楊鳴章


人 常會犯「想當然耳」的毛病,就像《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描述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偶然遇到一個其貌不揚的人,或聽了一篇不 同己見的演辭,就將表象當作真相,只輕輕一眼便把人錯過了。另一方面,多少我們曾經欣賞、傾慕或敬重過的人,到後來卻傷透人心,教人失望。然而,為甚麼我 們會錯失、傷心、失望?是否因為我們自身也有問題,太重視表象,內心先有一套先驗性的認定,認為某一些人是理當如此這般的?今日的第一篇讀經,第三《依撒 意亞》所說的,實在震撼人心:「我要來聚集萬民,及各種語言的民族;他們都要前來,觀看我的榮耀。……我要從他們中間,選拔司祭和肋未人。」(六十六1821)何物異民,不但會進入主的榮耀,而且還要被選為祭獻天主的祭司? 天主的忠誠如何理解?《聖詠集》中,最短的一篇這樣說:「列國萬民,請讚美上主;一切民族,請歌頌上主!因為祂的仁愛是豐厚的;上主的忠誠是永存的。」(一百一十七)只有兩節,說的是天主的忠誠,就是祂永存不變的愛!
在一場為明愛籌款的音樂會後,與演出的青年鋼琴家閒聊,除了感謝她的支持外,也為有機會認識這 位世姪女而感到高興。我說,她一定為今日的成就,犧牲了不少罷?但她笑對我說,倒不覺得自己有甚麼犧牲;有犧牲的是爸媽,因為她的成長,改變了他們的一 切。為一個喜愛鋼琴的人,原來不須鞭策勉強,即使是苦練,也是一件賞心樂事。這樣看來,我們也可以從這例子想到,只要主的恩寵找對了你,而你也足夠愛主, 還有甚麼委屈?多少犧牲?說到底,我們夠愛主嗎?犧牲或委屈,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希伯來人書》說得好,不要讓困難的表象嚇怕我們, 要認識它的必須性;沒有困難考驗,誰也不能成長:「固然各種懲戒,在當時似乎不是樂事,而是苦事;可是,以後卻給那些這樣受訓練的人,結出義德與和平的果 實。」(十二11
今日世界的人都怕煩、怕吃苦和怕吃虧,為甚麼別人可以率性而為,而我卻要循規蹈矩?為甚麼別人 可以一步登天,而我卻要循序漸進?為甚麼別人可以追求享樂,而我卻要簡樸平和?福音中耶穌被問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這問題確實使人猶豫。我們不難 發現,生命中的取捨、信仰的強弱、聖召的盈缺,歸根究柢,都繫於人與主的關係深或不深、並有多深?得救的人數目有多少、是否命定,都不是真正的問題!
今日所讀的《路加福音》,記載著主耶穌的譴責:「我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是那裡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都離開我去罷!」(十三27)怎麼可能不認識?我們每週最少一次,聆聽聖言、領受聖體,在禮儀中恭謹虔敬,我們不是屬於基督的嗎?但撫心自問,在禮儀過後,在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方面上,可有絲毫表現?如果我們是屬於基督的人,就應隨從聖神的引導而行事。(迦五2225)恭謹虔敬可以只因禮規,短暫的表象;隨從聖神的引導而生活行事,才是與主關係的真正衡量,且需要持久操練,放棄諸多累贅,瘦了身,才能從窄門擠進去。

文章轉載:http://kkp.org.hk/re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集 禱 經 與 靜 默



集 禱 經 與 靜 默

在 感 恩 祭 中 , 有 四 篇 經 文 是 由 主 祭 誦 唸 的 。 它 們 就 是 集 禱 經 、 獻 禮 經 、 感 恩 經 和 領 聖 體 後 經 , 這 些 經 文 都 因 不 同 的 季 節 、 慶 日 而 改 變 , 而 其 中 集 禱 經 、 獻 禮 經 及 領 聖 體 後 經 , 都 是 結 束 某 部 份 禮 儀 的 經 文 。

集 禱 經 是 在 悔 罪 禮 及 光 榮 頌 後 誦 唸 , 而 誦 唸 前 , 主 祭 都 高 聲 念 「 請 眾 同 禱 」 , 按 禮 規 靜 默 片 刻 , 信 友 此 時 個 別 向 天 父 祈 求 , 然 後 主 祭 才 代 表 團 體 唸 簡 單 的 結 束 禱 文   -   集 禱 經 , 因 為 它 正 是 為 集 合 信 眾 的 禱 告 而 命 名 的 。 原 則 上 , 這 經 文 簡 短 地 表 達 出 是 日 慶 節 的 主 題 , 又 以 「 因 我 們 的 主 、 耶 穌 基 督 、 你 的 聖 子 、 祂 是 天 主 、 和 你 及 聖 神 、 永 生 永 王 」 而 結 束 的 。 雖 然 此 簡 短 的 經 文 , 並 非 總 括 全 部 信 仰 意 義 , 但 已 包 括 了 基 督 徒 在 主 前 祈 禱 的 態 度 , 及 崇 拜 的 奧 跡 。 有 時 , 雖 然 這 類 經 文 內 容 , 只 能 道 出 節 日 的 氣 氛 , 但 按 照 羅 馬 傳 統 的 祈 禱 方 式 , 則 越 簡 潔 越 好 。 再 者 , 切 不 可 忘 記 這 經 文 的 目 的 是 集 合 眾 人 的 祈 禱 為 一 , 因 此 靜 默 的 時 間 很 重 要 ; 每 一 位 信 友 應 接 受 主 祭 的 邀 請 , 全 心 投 入 , 誠 心 禱 告 。

香 港 這 個 人 煙 稠 密 、 工 商 業 發 達 的 地 方 , 環 境 氣 氛 難 予 人 安 靜 。 靜 默 是 人 生 活 中 重 要 的 一 部 份 , 而 平 安 寧 靜 更 是 基 督 徒 所 需 要 的 , 我 們 應 該 學 習 加 何 靜 默 , 至 少 內 在 應 具 有 一 份 寧 靜 的 心 境 , 才 能 在 聖 神 的 引 導 下 祈 禱 默 想 。

在 今 日 的 禮 儀 中 , 很 多 時 間 要 求 信 友 靜 默 反 省 , 比 如 在 懺 悔 禮 之 前 ; 主 祭 每 次 邀 請 我 們 祈 禱 之 時 ; 每 篇 讀 經 之 後 , 講 道 之 後 等 都 是 。

集 禱 經 應 由 主 祭 以 團 禮 名 義 單 獨 誦 唸 , 而 不 應 由 全 體 信 眾 誦 念 , 因 為 只 叫 信 眾 誦 唸 既 定 的 禱 詞 , 絕 對 不 是 參 與 禮 儀 及 團 體 禱 告 的 精 神 , 況 且 , 主 祭 的 經 文 本 來 是 承 接 著 信 眾 的 祈 禱 而 作 一 總 結 的 呢 !

反 省

多 少 次 我 在 參 與 感 恩 祭 時 , 未 能 掌 握 當 日 慶 典 的 主 題 和 祈 禱 的 意 向 。 如 果 能 夠 細 心 回 應 集 禱 經 中 的 邀 請 , 我 必 定 可 以 跟 其 他 兄 弟 姊 妺 一 起 , 共 同 集 中 於 當 日 祈 禱 的 焦 點 。 同 時 , 如 果 我 善 用 每 一 次 靜 默 的 時 間 , 以 一 份 悠 閒 和 謙 虛 的 心 境 , 讓 上 主 聖 言 進 入 內 心 , 滋 潤 我 的 心 靈 , 我 深 信 必 定 能 為 自 己 的 生 活 , 取 得 更 清 晰 而 穩 定 的 指 慓 。

祈 禱

天 父 , 請 教 我 準 備 一 份 虔 敬 的 心 態 , 在 感 恩 祭 中 , 與 主 祭 神 父 及 眾 兄 弟 姊 妺 , 一 起 向 你 祈 禱 頌 讚 。 因 我 主 耶 穌 基 督 之 名 , 求 你 俯 聽 我 的 祈 禱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25.htm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18-08-2013 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耶三十八 4-68-10
答    唱:詠 40
讀經二:希十二 1-4
福    音:路十二 49-53

【苦艾與甘蜜】賽程上的注視

作者: 楊鳴章


主 前五八八年,耶肋米亞先知指出,悔改革新、重振信仰是當時危難中的唯一出路。可是,漆德克雅王是個下不了決心的人,他明知耶肋米亞說的是事實,也清楚知道 大勢已去,需要向天主開放、交出一切;但知易行難,到底他仍然聽信他的朝臣,任由他們置先知於絕境。耶肋米亞從泥沼中被救拔出來,成了耶穌從陰府中復活過 來的預像,而漆德克雅的優柔寡斷,也正好反映出我們的軟弱的一面:多少我們應行的善,我們沒有行;幾許我們應戒絕的惡,我們不願戒絕,然後搬出一大堆似是 而非、正義凜然的理由為自己辯解,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錯下去。
《路加》記載主耶穌的生命歷程是一條單程路,就是從納匝肋走向耶路撒冷,為能完成祂的救恩。今日所讀的福音中,祂對門徒說:「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十二4950) 可見箇中的急迫性,是決不容許被人情、權威、世物、憂慮、甚至不必要的奇跡等所延誤。父母子女間的關係夠親密了吧?可是面對大是大非,其間並不能和稀泥, 假裝沒有所謂。眼見所愛的人的失陷,我們會縱容對方、但求息事寧人嗎?對至親尚且不惜反目分裂,對自己的改革更新,為何又偏偏下不了決心?
耶肋米亞在接受主的召叫時,已經知道這樣的結局,可是義無反顧,真理不容妥協,就像紙包不住火一樣。主耶穌在顯聖容時,也知這在耶路撒冷將要發生的事,而比拉多也真像漆德克雅,但耶穌專注於滿全父的旨意,並以此作為祂生命唯一的目標,接受了十字架。 願衆人合而為一的主,豈真是要我們分裂?教訓的真義是真理的價值觀!
——今世的價值觀,首先崇尚自由,有話直說,不再保留,喜歡做的就要做,但其中是否也有放縱自己、胡作非為的危險?
——高舉正義牌匾誰不會?但總不能置基本的倫理道德於不顧,為某些人爭取權益的同時,卻成了剝削和壓迫沉默大多數的工具。
——當眾人都強調安定、繁榮之際,可有想到這也不過是俗世的掛慮;上一次我們撇開效益與發展,不計較多、快、好、省,嘗試理解對方的困難是幾時?
——大家都要求問責、高透明度,可是誰問誰的責?誰該在光天化日下被檢視?誰來當裁判?當中常有雙重的標準,難道可以責人以嚴、待己以寬嗎?這一切事的發生,皆因我們只專注個人的,而不是主的興趣與議題。
《希伯來人書》告訴我們,「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 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十二1—2)對生命的尊重,對婚姻家庭的忠信,對真理、信仰 的堅持,不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嗎?
在運動會中,與同學們跑千五,雖平日已有操練,可是在第三個圈後,已感乏力,想要放棄。賽場上 幾乎所有的運動員都來吶喊:「神父,繼續,挺直身,吸氣,慢行,只剩半個圈,還有許多人在你後面,加油,不要放棄。」是的,如雲的證人,使我記起:「他所 以忍受罪人對他這樣的叛逆,是怕你們灰心喪志。你們與罪惡爭鬥,還沒有抵抗到流血的地步。」(希十二3—4)

文章轉載:http://kkp.org.hk/re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光 榮 頌



光 榮 頌
除 將 臨 期 及 四 旬 期 外 , 每 個 主 日 感 恩 祭 的 悔 罪 禮 後 , 全 體 信 友 都 必 定 詠 唱 或 誦 唸 光 榮 頌 。

光 榮 頌 在 禮 儀 中 是 獨 立 的 部 份 , 它 與 前 面 的 悔 罪 禮 及 後 面 的 聖 道 禮 都 無 關 係 。 誦 唸 或 詠 唱 光 榮 頌 , 使 人 明 白 聚 在 一 起 崇 拜 上 主 的 重 要 性 。 最 初 , 早 期 教 會 只 在 早 禱 時 詠 唱 光 榮 頌 , 其 後 亦 只 在 聖 誕 節 那 天 的 感 恩 祭 中 詠 唱 , 因 為 它 重 複 著 天 使 向 牧 童 宣 告 的 喜 訊 : 天 主 在 天 受 光 榮 , 主 愛 的 人 在 世 享 平 安 , 稍 後 , 發 展 成 由 主 教 主 祭 的 主 日 感 恩 祭 中 詠 唱 ;時 至 今 日 , 再 擴 展 成 每 一 個 主 日 中 每 一 次 感 恩 祭 都 詠 唱 或 誦 念 它 。

為 一 般 信 友 來 說 , 每 主 日 都 誦 唸 或 詠 唱 光 榮 頌 會 感 到 納 悶 , 但 當 我 們 反 省 默 想 其 中 的 內 容 , 便 知 道 它 是 何 等 的 寶 貴 。 第 一 部 份 ( 由 開 始 至 「 顯 揚 你 , 感 謝 你 」 ) , 教 會 以 莊 嚴 隆 重 的 讚 辭 , 歌 頌 上 主 , 以 歡 呼 的 方 式 去 表 達 人 神 的 關 係 。 第 二 部 份 (由 「 主 耶 穌 基 督 」 至 多 「 只 有 你 是 至 高 無 上 的 」 ), 是 讚 美 我 們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 祂 是 天 主 聖 言 , 是 我 們 的 救 主 , 又 因 為 祂 是 坐 在 聖 父 之 右 者 , 人 而 天 主 的 基 督 有 此 地 位 , 也 使 我 們 對 永 生 充 滿 了 希 望 , 加 強 我 們 的 信 念 。 全 曲 就 以 讚 美 基 督 的 榮 耀 達 至 高 峰 。 早 期 的 教 父 及 神 學 家 , 都 討 論 過 光 榮 頌 為 何 不 讚 美 聖 神 , 但 結 論 卻 一 致 認 為 , 人 是 通 過 聖 神 去 認 識 基 督 , 從 而 讚 美 在 天 的 大 父 , 所 以 , 在 經 文 的 結 束 時 , 我 們 就 這 樣 誦 念 : 耶 穌 基 督 , 你 和 聖 神 、 同 享 天 主 聖 父 的 光 榮 。 亞 孟 。

光 榮 頌 應 由 全 體 信 友 隆 重 地 詠 唱 , 一 同 宣 揚 上 主 是 天 主 , 祂 永 遠 在 光 榮 之 中 。 每 當 我 們 一 齊 詠 唱 時 , 便 是 在 聖 神 中 團 結 一 致 , 向 天 父 及 基 督 的 謝 恩 和 讚 頌 ; 同 時 也 藉 此 而 加 深 認 識 我 的 信 仰 。

反 省

光 榮 頌 本 來 是 一 篇 歌 頌 上 主 的 讚 美 詞 , 可 是 , 每 次 誦 唸 時 , 我 是 否 已 體 會 並 肯 定 自 己 的 生 活 , 時 常 得 蒙 上 主 的 眷 顧 , 因 而 滿 懷 感 恩 的 心 情 , 歡 欣 地 與 眾 兄 弟 姊 妹 , 齊 聲 讚 頌 上 主 ? 我 的 思 言 行 為 , 是 否 都 以 光 榮 上 主 為 取 向 , 使 整 個 生 活 都 成 為 讚 頌 上 主 的 詩 篇 , 以 充 盈 教 會 整 體 對 上 主 的 稱 頌 , 並 使 自 己 讚 美 上 主 的 詞 更 誠 切 真 摯 。

祈 禱

天 父 , 讓 我 在 生 活 中 的 每 一 片 段 , 能 體 會 你 的 慈 愛 , 好 能 勉 力 以 我 的 思 言 行 為 , 讚 頌 光 榮 你 。

我 願 意

刻 意 地 實 踐 一 項 愛 德 的 行 動 , 激 勵 自 己 讚 頌 上 主 的 心 神 , 在 感 恩 祭 中 緩 和 而 認 真 地 誦 唸 光 榮 頌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24.htm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灑 聖 水 及 懺 悔 禮



灑 聖 水 及 懺 悔 禮

主 日 感 恩 祭 開 始 時 , 為 了 幫 助 信 眾 更 深 入 的 參 與 感 恩 祭 , 有 幾 種 選 擇 是 每 個 團 體 都 可 以 採 用 的 。

第 一 種 選 擇 是 祝 福 及 灑 聖 水 , 它 是 幫 助 團 體 重 新 記 憶 聖 洗 聖 事 的 經 驗 。 多 年 以 來 , 很 多 人 都 認 為 這 種 儀 式 是 主 日 感 恩 祭 開 始 時 的 主 要 部 分 。 在 新 的 禮 儀 裏 , 教 會 鼓 勵 我 們 盡 量 採 用 這 種 儀 式 。 當 主 祭 祝 福 聖 水 並 用 來 灑 我 們 時 , 或 我 們 親 自 點 聖 水 的 時 侯 , 希 望 我 們 都 記 得 , 只 有 透 過 聖 洗 , 我 們 才 可 以 完 全 的 參 與 感 恩 祭 。

假 如 我 們 不 用 灑 聖 水 作 為 感 恩 祭 的 開 始 , 我 們 就 用 懺 悔 禮 。

懺 悔 禮 有 三 種 不 同 的 方 式 , 可 以 任 意 選 用 。 嚴 格 來 說 , 這 些 懺 悔 禮 不 是 我 們 領 修 和 聖 事 時 所 行 的 悔 罪 禮 , 而 只 是 給 我 們 一 個 機 會 求 取 天 主 的 仁 慈 , 去 進 入 基 督 徒 的 祈 禱 。 多 年 以 來 , 懺 悔 禮 被 廣 泛 採 用 作 為 個 人 的 準 備 方 式 。 在 新 的 禮 儀 裏 , 它 們 成 了 感 恩 祭 的 開 端 方 式 。

我 向 全 能 的 天 主 . . . 這 承 認 自 己 需 要 寬 恕 的 聲 明 , 本 身 並 非 祈 禱 , 而 是 向 聖 母 、 聖 人 及 基 督 徒 團 體 所 作 的 請 求 。 這 是 我 們 在 上 主 面 前 謙 抑 自 下 的 時 刻 。

上 主 , 求 你 垂 憐 : 這 三 次 呼 求 是 向 基 督 提 出 的 , 用 來 結 束 第 一 式 懺 悔 禮 。 它 的 意 義 不 是 消 極 , 而 是 積 極 的 , 因 為 這 是 基 督 徒 團 體 向 基 督 的 呼 籲 , 祈 求 祂 的 憐 憫 。

第 二 式 : 「 上 主 , 我 們 得 罪 了 你 , 」 出 自 聖 詠 ( 詠 7 8 : 1 7 ; 8 5 : 7 ) , 以 「 上 主 , 求 你 垂 憐 」 作 開 端 。

第 三 式 : 包 括 一 連 串 向 基 督 的 呼 求 , 先 讚 美 基 督 的 救 世 工 程 , 然 後 再 求 祂 垂 憐 。 這 第 三 式 可 按 節 期 的 需 要 而 予 以 改 編 的 。

不 過 , 這 懺 悔 禮 不 應 太 過 強 調 罪 疚 , 也 不 應 讓 團 體 由 於 某 些 特 別 的 過 失 , 而 作 長 時 間 及 吹 毛 求 疵 的 自 責 。 它 只 是 整 個 團 體 一 起 承 認 自 己 的 過 失 , 並 且 需 要 天 主 憐 憫 的 時 刻 。

這 懺 悔 禮 也 可 在 某 些 情 形 下 予 以 省 略 。

反 省

「 天 主 , 我 的 祭 獻 就 是 這 痛 悔 的 精 神 。 」 ( 詠 5 1 : 1 9 ) 參 與 感 恩 祭 最 好 的 準 備 , 就 是 懷 著 一 份 悔 罪 的 精 神 , 以 謙 卑 、 不 斷 更 新 的 行 動 , 步 向 祭 壇 , 獻 上 我 們 的 感 恩 與 讚 頌 。 很 多 時 我 們 在 參 與 聖 祭 前 , 並 未 準 備 好 自 己 的 心 靈 , 故 只 靠 在 悔 罪 禮 中 幾 十 秒 的 默 思 , 很 難 培 養 出 一 份 痛 悔 的 精 神 。 假 如 我 們 在 生 活 中 常 能 掌 握 寂 靜 的 時 間 去 作 暫 短 的 反 省 , 就 算 在 悔 罪 禮 中 暫 短 的 時 刻 , 也 能 獻 上 一 顆 痛 悔 和 謙 卑 的 赤 心 。

祈 禱

天 父 ! 讓 我 們 藉 著 你 的 啟 迪 與 光 照 , 認 識 到 自 己 思 言 行 為 上 的 欠 缺 , 同 時 也 認 識 基 督 恩 寵 的 臨 現 , 滿 懷 信 心 地 獻 上 我 們 自 己 , 求 你 悅 納 。 亞 孟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23.htm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致 候 禮 及 導 言



致 候 禮 及 導 言

在 唱 過 進 堂 詠 、 向 祭 台 致 敬 及 獻 香 之 後 , 主 祭 前 往 自 己 的 座 位 。 首 先 主 祭 和 信 眾 一 起 劃 十 字 聖 號 。

十 字 聖 號 : 作 為 基 督 救 世 苦 難 及 復 活 的 象 徵 , 十 字 架 的 重 要 性 在 新 約 中 曾 多 次 提 及 。 事 實 上 , 在 歷 史 以 及 今 日 , 基 督 徒 每 天 祈 禱 及 日 常 活 動 之 中 , 多 次 劃 十 字 聖 號 , 這 是 基 督 保 護 , 照 顧 祂 的 子 民 的 標 記 。

致 候 : 主 教 主 持 感 恩 祭 時 , 總 採 用 復 活 的 主 對 門 徒 所 作 的 同 樣 的 致 候 ( 參 閱 路 2 4 : 3 6 ; 若 2 0 : 1 9 ) , 但 通 常 當 主 祭 由 司 鐸 擔 任 時 , 他 可 以 從 下 列 三 式 致 候 禮 之 中 擇 一 採 用 , 它 們 全 部 均 來 自 聖 經 :

願 主 與 你 們 同 在 : 這 致 候 在 新 舊 約 中 都 可 以 找 到 ( 盧 2 : 4 ; 得 後 3 : 1 6 ; 弟 後 4 : 2 2 ) 。 它 提 醒 所 有 場 的 信 友 , 耶 穌 曾 許 諾 過 常 與 自 己 的 子 民 同 在 。

願 天 父 的 慈 愛 . . . . 這 致 候 首 先 由 聖 保 祿 在 格 後 ( 1 3 : 1 3 ) 中 使 用 , 它 清 楚 的 講 出 聖 三 的 奧 蹟 , 以 及 天 主 與 舉 行 崇 拜 的 團 體 的 關 係 。

願 天 父 和 基 督 賜 給 . . . . 聖 保 祿 在 他 很 多 書 信 的 開 始 , 都 採 用 這 種 致 候 ( 羅 1 : 1 7 ; 格 前 1 : 3 ; 格 後 1 : 2 ; 迦 1 : 3 ; 弗 1 : 2 等 ) 。 它 強 調 基 督 徒 團 體 聚 集 一 起 , 慶 祝 天 主 藉 著 基 督 、 偕 同 基 督 、 在 基 督 內 對 我 們 的 愛 時 所 感 受 的 喜 樂 , 因 為 是 基 督 帶 領 我 們 到 達 聖 父 那 裏 。

也 與 你 的 心 靈 同 在 : 信 眾 回 答 的 這 句 話 照 字 面 的 解 釋 , 是 「 也 與 你 同 在 」 。 「 也 與 你 的 心 靈 同 在 」 的 應 用 , 源 於 聖 保 祿 的 書 信 ( 參 閱 迦 6 : 1 8 ; 斐 4 : 2 3 )。 主 祭 以 上 主 之 名 向 信 眾 致 候 , 而 信 眾 也 跟 著 向 他 致 候 , 這 樣 顯 示 崇 拜 行 為 的 共 融 一 致 。 當 然 所 有 這 些 致 候 及 回 答 都 是 為 了 幫 助 團 體 認 識 及 體 驗 上 主 在 聚 會 團 體 中 的 親 臨 。

致 候 禮 之 後 , 主 祭 可 簡 略 介 紹 當 日 的 禮 儀 。 這 個 導 言 是 致 候 禮 的 延 續 , 因 為 它 幫 助 團 體 去 準 備 體 驗 崇 拜 的 行 動 。 主 祭 可 以 向 會 眾 指 出 節 期 、 慶 節 或 團 體 慶 祝 的 特 別 意 義 , 使 禮 儀 更 加 親 切 。

反 省

我 們 在 日 常 生 活 之 中 , 多 次 向 朋 友 、 同 事 及 和 我 們 住 在 一 起 的 人 致 候 。 這 些 致 候 有 時 非 常 隨 便 , 但 有 時 又 非 常 有 禮 及 經 過 小 心 挑 選 。 所 以 每 次 主 祭 向 我 們 致 候 時 , 我 們 都 應 該 小 心 耹 聽 及 作 出 回 應 。 尤 其 因 為 這 是 為 了 要 打 開 我 們 的 心 靈 , 去 領 悟 基 督 降 臨 我 們 中 間 的 奧 蹟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22.htm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11-08-2013 - 主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智十八  6-9
答    唱:詠 33
讀經二:希十一  1﹣2, 8-19
福    音:路十二  32-48

【苦艾與甘蜜】朝聖者

作者: 楊鳴章


少 年時代,能去大嶼山或新界甚麼地方露營是一件大事,每每為此而感到興奮雀躍。如今回想,難免失笑:吃的是燒烤、罐裝食物與乾糧;喝的是從山澗挑來的水;睡 眠更是無從說起,若非整夜談天說地論將來,便是喧鬧謳歌;不管做甚麼,搭營、起灶,都要大費周章。那時談不上資訊科技,真的是與世隔絕,自我放逐、自討苦 吃,但完成的喜悅,對一個青少年的成長,確實有莫大的裨益;回到家裡,家人的喜悅,也同樣溢於言表。
很 難想像年老的亞巴郎和他的妻子撒辣,他們長期寄居在帳幕內,所需要的無比堅毅和驚人信德。《希伯來人書》特引此作為鼓勵初期教會中,那些面對著考驗的基督 徒:「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那裡去。因著信德,他旅居在所應許的地域,好像是在外邦, 與有同樣恩許的承繼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帳幕內,因為他期待著那有堅固基礎的城,此城的工程師和建築者,就是天主。」(十一8—10)
不 只是亞巴郎,或那些初期教會中受苦的基督徒,我們今天難道又清楚看到自己將來的一切嗎?年青時不知年老時會怎樣,讀書時不知畢業後前程會如何,或結婚成 家,或獻身教會,全都像一腳就踏進莫名,最終理念能否實現,人除了努力向前,還須祈求信德,為主引領,才能到達和揭曉。「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 之事的確證。」(十一1)實況的確如此。
有 別於今日時髦的朝聖團:有領隊和嚮導、買全了舟車機票和醫療保險、清楚知道住宿何處、隨身帶備用以購物的信用卡和先進的通訊工具、各種塲合的衣飾,但真實 朝聖者只有一條信德的問題:我該如何面對及投向天主在我生命歷程中的啓示?除非對主懷有堅強的信德,而信德也是天主的恩賜,亞巴郎決不能在受試探時,仍然 願意獻上依撒格。
儘 管我們不是亞巴郎,但我們每一人都是投向天主的朝聖者,而我們所面對的試探,與亞巴郎所面對的,不遑多讓。鶼鰈情深的夫婦怎樣攜手同行七十載?貧困的寡婦 如何從毒海中把她的獨子救拔出來?在失衡的教育政策中,我會否以莘莘學子的成長為己任?在煩雜的噪音中、多方壓力和要求下,你會盡力維繫公平與關愛嗎?面 對工作中的挫敗,誰能保持平衡與樂觀?我們對亞巴郎和撒辣,如何走出茫茫曠野,所知有限,我們只知他們憑藉信德的引領,終抵目的。
今 日的福音,《路加》指出,主耶穌教導我們要醒寤,這可說與信德的引領互為表裡。我們既然是朝聖者,就不該讓途中的任何事物,阻礙我們的行程。要問自己:甚 麼是短暫虛妄的、甚麼才是持久永恆的?「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為你們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在天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藏;那裡盜賊不能走近,蠹蟲也不 能損壞,因為你們的寶藏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裡。」(十二33—34)
 信 德常意味著考驗,因此也顯示著危機的處理。我們不能,也不應自囿於安全罩內,以為只要信,就不須行動;又或者信了,就可以率性而為。在朝聖的旅途中遇到了 一點意外,我們怎樣處理?是袖手旁觀或是各奔東西?願意施以援手或只懂嘲弄責怪?我們在終點所得的,必與我們在旅途中的所作所為,有不能割切的關係。「那 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準備,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僕人,必然要多受拷打;那不知道而做了應受拷打之事的,要少受拷打。給誰的多,向誰要的也多;交托誰的 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十二47—48)

文章轉載:http://kkp.org.hk/re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進 堂 詠   -   團 體 聚 集 禮



進 堂 詠   -   團 體 聚 集 禮

感 恩 祭 一 開 始 , 大 家 心 中 有 數 : 一 定 是 進 台 詠 、 劃 十 字 聖 號 、 主 禮 問 候 . . . .

感 恩 祭 並 不 只 是 一 連 串 的 行 動 、 說 話 . . . . 它 既 然 是 教 會 團 體 的 慶 典 , 就 一 定 需 要 先 預 備 、 開 展 、 營 造 , 直 至 完 成 ; 由 始 至 終 , 一 氣 呵 成 。

開 端 禮 就 是 這 行 動 的 預 備 展 開 的 時 候 。 首 先   -   由 四 方 而 來 的 基 督 徒 聚 集 在 一 起 。

-   在 慶 典 中 執 行 各 種 職 務 的 基 督 徒 , 特 別 是 主 禮 者 , 巳 經 預 備 妥 當 。

-   這 群 聚 集 在 一 起 的 基 督 徒 , 在 感 情 上 、 態 度 上 、 信 念 上 需 凝 結 起 來 , 好 能 聆 聽 天 主 的 說 話 、 舉 行 聖 祭 。
要 聚 集 所 有 的 群 眾 , 成 為 一 個 神 聖 的 集 會 , 並 預 備 各 人 的 心 神 , 舉 行 聖 祭 , 方 式 可 以 有 許 多 種 : 可 以 請 全 體 靜 默 肅 立 , 也 可 以 請 會 眾 一 起 列 隊 進 堂 等 等 。 最 通 常 的 情 況 就 是 : 主 禮 者 、 輔 祭 、 讀 經 員 及 襄 禮 人 員 , 列 隊 進 堂 , 慶 典 就 由 此 開 始 。 在 展 開 團 體 的 祈 禱 及 對 主 的 敬 禮 時 , 教 會 針 對 當 日 的 慶 節 或 季 節 , 選 擇 一 首 聖 詠 或 聖 經 的 小 節 , 這 就 是 進 堂 詠 。 > BR>
進 堂 詠 就 如 一 片 樂 章 的 前 奏 曲 , 指 出 禮 儀 的 開 端 , 及 該 日 感 恩 祭 特 別 慶 祝 的 奧 蹟 , 也 讓 詠 唱 進 堂 詠 的 歌 聲 , 使 人 的 心 靈 共 融 , 成 為 一 個 合 一 的 禮 儀 團 體 。

歌 聲 對 列 隊 進 堂 的 行 列 也 起 了 陪 伴 的 作 用 , 就 如 群 眾 歡 迎 基 督 親 臨 一 樣 。 由 於 進 堂 詠 多 是 一 首 聖 詠 , 故 宜 於 詠 唱 。 表 達 方 式 也 可 以 由 歌 詠 團 詠 唱 詩 節 , 群 眾 一 起 詠 唱 重 句 等 。

反 省

「 那 裏 有 兩 個 或 三 個 人 , 因 我 的 名 字 聚 在 一 起 , 我 就 在 他 們 中 間 。 」 ( 瑪 1 8 : 2 0 )

參 與 主 日 感 恩 祭 , 就 是 我 們 基 督 徒 因 主 的 名 字 聚 集 在 一 起 , 為 崇 拜 天 主 , 聆 聽 天 主 的 話 , 並 一 起 回 應 祂 。 這 不 單 是 信 仰 大 家 庭 的 聚 會 , 更 是 發 揮 信 仰 團 體 行 動 的 一 個 標 記 。 因 此 , 我 們 應 懷 著 歡 樂 的 心 情 , 與 其 他 主 內 的 兄 弟 姊 妺 , 一 齊 高 唱 著 讚 頌 上 主 的 聖 詠 , 共 同 踏 進 天 主 的 聖 殿 。

讓 我 們 以 謙 遜 恭 敬 的 心 情 來 準 備 與 主 契 合 , 並 共 同 參 與 為 紀 念 主 耶 穌 而 舉 行 的 聖 祭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21.htm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主 日 的 意 義



主 日 的 意 義

「 一 週 的 第 一 天 , 大 清 早 . . . 」 我 個 每 個 人 都 很 熟 悉 這 句 聖 經 , 因 為 這 是 復 活 節 福 音   -   宣 佈 主 的 復 活   -   的 開 始 。

從 古 至 今 , 信 徒 都 在 主 日 聚 集 在 一 起 , 慶 祝 這 個 基 督 留 給 我 們 的 紀 念 , 並 宣 佈 祂 的 復 活 。

在 教 會 的 歷 史 中 , 主 日 慶 典 是 在 週 六 黃 昏 或 主 日 清 晨 舉 行 的 , 因 為 初 期 教 會 計 算 日 子 , 是 以 新 的 一 天 始 於 日 落 , 並 於 翌 日 日 落 結 束 ; 因 此 , 我 們 的 復 活 節 慶 典 是 在 週 六 晚 入 黑 之 後 開 始 的 。

主 日 對 於 很 多 人 來 說 , 像 初 期 教 會 一 樣 , 是 工 作 的 日 子 , 但 它 也 是 很 多 人 休 息 的 日 子 。 無 論 怎 樣 , 我 們 基 督 徒 都 必 須 盡 量 清 楚 表 示 這 個 日 子 對 我 們 是 特 別 的 。 正 如 我 們 盼 望 放 假 , 或 者 在 日 常 工 作 中 盼 望 休 息 一 樣 , 我 們 也 同 樣 盼 望 藉 著 這 個 團 體 慶 典 , 來 表 示 我 們 對 復 活 的 信 仰 。

在 主 日 , 我 們 感 謝 上 主 對 我 們 所 做 的 一 切 , 並 祈 求 祂 繼 續 在 我 們 的 日 常 生 活 中 , 將 祂 的 恩 寵 沛 降 到 我 們 身 上 。 我 們 舉 行 感 恩 祭 去 紀 念 和 慶 祝 那 使 我 們 成 為 祂 子 民 的 基 督 的 苦 難 、 死 亡 和 復 活 , 並 共 進 聖 餐 , 一 同 分 享 基 督 的 祭 獻 。

可 是 , 我 們 有 時 也 會 忘 記 這 個 「 特 別 日 子 」 的 意 義 及 它 的 重 要 性 。 且 屢 屢 把 它 變 成 例 行 公 事 , 甚 至 成 為 我 們 的 一 種 「 負 擔 」 。 故 此 , 我 們 每 都 必 須 再 一 次 反 省 這 個 重 要 日 子 對 我 們 自 己 的 意 義 。

我 們 也 要 反 省 自 己 怎 樣 準 備 過 這 個 日 子 。 我 們 有 沒 有 想 過 需 要 祈 禱 , 且 把 我 們 一 週 的 經 驗 、 喜 樂 和 憂 傷 , 去 獻 給 光 榮 復 活 的 主 呢 ?

毫 無 疑 問 , 復 活 的 主 必 使 我 們 充 滿 祂 的 平 安 , 好 像 祂 在 復 活 後 向 祂 的 門 徒 致 候 時 一 樣 。 上 主 的 日 子 不 單 只 是 逗 留 在 聖 堂 內 的 四 十 五 分 鐘 , 因 為 復 活 的 主 一 定 會 使 我 們 的 日 子 充 滿 祂 的 光 榮 和 希 望 。

反 省

有 很 多 人 問 : 「 為 甚 麼 我 要 去 參 與 主 日 感 恩 祭 呢 ? 如 果 我 信 , 那 麼 私 下 祈 禱 , 並 努 力 善 度 一 生 不 就 夠 了 嗎 ? 」

事 實 上 , 要 老 實 回 答 這 個 問 題 , 我 們 必 須 要 回 顧 一 下 我 們 基 督 徒 生 活 的 基 礎 。 基 督 徒 的 信 仰 並 不 單 是 一 門 哲 學 , 一 套 倫 理 教 訓 , 它 基 本 上 是 一 種 生 活 方 式 。 透 過 聖 洗 及 堅 振 , 基 督 徒 進 入 一 種 與 天 主 的 新 關 係   -   成 為 天 主 的 子 女 。

所 以 , 身 為 基 督 徒 卻 從 沒 有 機 會 和 同 一 信 仰 的 兄 弟 姊 妹 見 面 , 並 且 做 耶 穌 所 做 的 同 樣 事 情 , 幾 乎 是 不 可 思 議 的 。 很 多 時 候 , 人 們 認 為 這 是 一 種 「 責 任 」 , 或 者 是 教 會 的 規 定 , 可 是 , 我 們 卻 視 之 為 難 得 的 權 利 。

今 日 在 香 港 , 不 同 的 堂 區 及 團 體 , 每 個 主 日 都 繼 續 耶 穌 同 樣 的 行 動 。 在 我 們 今 日 這 個 動 蕩 不 安 的 社 會 裏 , 我 們 比 以 往 更 需 要 聚 集 一 起 與 耶 穌 基 督 相 遇 , 使 我 們 可 以 在 祂 的 愛 內 得 到 更 新 , 然 後 再 返 回 家 中 , 轉 化 我 們 的 日 常 事 務 。

資 料 取 自 :
感 恩 祭 釋 義 單 張 , 教 區 更 新 運 動 委 員 會 出 版 , 1 9 8 6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4110.htm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03-08-2013 - 主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訓一 2;二 21-23
答    唱:詠 90
讀經二:哥三 1-59-11
福    音:路十二 13-21


【苦艾與甘蜜】末世的危機

作者: 楊鳴章
刊登日期: 2013.08.02

生活於一個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和煩惱的世代,我們除了感到沮喪、無奈之外,只能咬緊牙關,腳踏實地,盡力而為。我們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有點儲蓄和保障,建設一個家,讓下一代能健康地成長,因而從中獲取一點心靈的安慰,這樣的計劃不合理嗎? 這樣的希望太高嗎?讀著今主日的讀經,怎不教人驚愕、灰心和無所適從?《訓道篇》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在提倡一種虛無主義:「人以智慧、學問和才幹,勞作得來的,卻要留給那未曾勞作的人作為產業,這也是空虛和大不幸。」(訓二21)果真如此,我們怎能教導下一代要勤奮向學?做好做壞還有甚麼分別?
其實細心反省,訓道者的話的確有它的真理。多少人有各式各樣的計劃,到頭來還不是一樣落空?常 見大富人家,為爭奪家產而對簿公堂,得了到底又可擁有多久?失了難道又真的朝不保夕?又見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成了龍父母就能一生無憾、成了蟲就一 定不懂孝悌友恭?不是不須伸張正義或教育子女,而是須先明白甚麼是大前提、甚麼只是副產品?與孩子們比賽,重要的是學習到人生意義,輸贏與過程孰重?過程 原來才是目標,輸贏只是枝葉。與家人討論敏感性的話題,誰對誰錯即使重要,但更重要的相信是彼此仍舊能相愛互助。人的許多悲苦和煩惱,往往因為把本末倒置 了。人的任何抱負和憧憬,若不能與天主的計劃相脗合,到最後一定是虛空中的虛空。花鳥魚蟲沒有煩惱,因為它們一定會照天主的聖意存有,人卻不然。訓道者因 此最後說:「你應敬畏天主,遵守祂的誡命,因為這是衆人的義務。」(訓十二13
《訓道篇》表達的與其說是虛無主義,其實是一種危機感,與《哥羅森人書》所指出的並無不同,是 我們的終極關懷:「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 們也要與他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哥三2—4)保祿並不是要我們離棄此世,或輕視世物,而是教我們不要被它們遮蔽視野,混淆心志。舉例說:天時暑熱,能 跳入清涼的海水中暢泳,是何等賞心樂事,但我們不需要擁有大海,也不應只思念暢泳。我們所信、所追逐的,最終是甚麼?
要理解今日的福音誦讀,我們必須先明白,當時耶穌正步向耶路撒冷,前往接受祂即將面對的苦難, 再沒有其他的關注能比這奧跡更迫切和重要了。世間的財富,一切屬世的權威,相對而言都只是浮光掠影。田地出產豐富有何罪?駱駝、樹木、蛇蟲等物皆為生存而 儲備,儲備或計劃將來也是自然不過的事。然而,有了儲備並非表示可以高枕無憂,人的任何計劃,最終仍須信靠天主。耶穌譴責的,是人關懷了此世,卻忘懷了天 主;耶穌要求的,是我們更深入的認識到人的終向,不以偶爾在問題中獲得答案而沾沾自喜,卻要在獲得保證時仍有勇氣質詢自己:「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 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十二2021
今主日的讀經巧合地都提到生命的終結。這也不是單指一個人肉體的垮塌,而是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可能出現的一種末世危機,人要為他一己的得失交賬。
若有人在他生命中擁有很多,但這些擁有,一朝從他手中被奪走,剩下的他將會是怎樣的一個人?

文章轉載:http://kkp.org.hk/re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聖 母 是 「 人 類 之 母 」 的 意 義



聖 母 是 「 人 類 之 母 」 的 意 義

聖 母 既 是 教 會 的 母 親 , 她 是 不 是 只 為 教 會 ? 就 這 樣 完 成 了 她 的 使 命 ? 不 ! 因 為 聖 母 除 了 是 「 教 會 之 母 」 外 , 她 還 是 「 人 類 之 母 」 , 在 創 世 紀 中 就 可 找 到 根 據 , 因 為 在 教 父 的 傳 統 中 , 時 常 說 聖 母 是 新 的 厄 娃 ﹑ 第 二 個 厄 娃 。 「 厄 娃 」 這 個 名 字 本 來 就 是 「 眾 人 之 母 」 ﹑ 「 眾 生 的 母 親 」 的 意 思 , 但 厄 娃 犯 了 罪 , 使 所 有 人 都 失 落 了 生 命 , 她 並 沒 有 完 成 她 作 為 人 類 母 親 的 使 命 , 現 在 聖 母 瑪 利 亞 將 聖 子 帶 到 世 上 來 , 將 生 命 再 帶 給 我 們 , 完 成 了 舊 的 厄 娃 所 沒 完 成 的 使 命 , 所 以 我 們 稱 聖 母 為 「 新 的 厄 娃 」 ﹑ 第 二 個 厄 娃 , 故 此 她 是 新 的 「 人 類 之 母 」 。 聖 母 是 「 人 類 之 母 」 , 這 與 她 是 「 教 會 之 母 」 甚 有 關 係 , 因 為 教 會 既 是 耶 穌 基 督 的 身 體 , 說 聖 母 是 「 教 會 之 母 」 , 也 就 是 耶 穌 身 體 的 母 親 , 這 個 身 體 的 頭 是 耶 穌 基 督 ( 哥 1 : 1 5 - 2 0 ) , 而 這 個 頭 與 身 體 是 相 連 的 , 故 此 聖 母 又 是 這 個 頭 的 母 親 , 也 是 身 體 每 個 肢 體 的 母 親 , 是 整 個 身 體 的 母 親 。 可 是 耶 穌 基 督 不 但 是 這 個 身 體   -   教 會 的 頭 , 祂 也 是 一 切 受 造 物 的 元 首 ( 哥 1 : 1 5 - 2 0 ) , 所 以 聖 母 因 著 耶 穌 的 緣 故 , 她 便 有 雙 重 的 身 份 , 一 方 面 是 教 會 的 頭 的 母 親 ,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整 個 宇 宙 ﹑ 所 有 受 造 物 的 頭 的 母 親 , 於 是 她 不 但 是 「 教 會 之 母 」 , 也 是 整 個 人 類 的 母 親 , 所 有 受 造 物 的 母 親 。

但 「 教 會 之 母 」 與 「 人 類 之 母 」 之 間 有 甚 麼 關 係 呢 ? 教 會 是 世 界 的 酵 母 , 是 在 世 界 之 內 的 , 而 天 主 造 了 聖 母 成 為 教 會 的 典 型 ( TYPE) 來 鑄 造 教 會 , 好 使 教 會 也 成 為 整 個 人 類 團 體 的 典 型 ( TYPE) , 而 整 個 人 類 團 體 就 是 那 個 圖 像 ( IMAGE) , 應 該 不 斷 反 映 教 會 「 童 貞 式 母 親 」 的 特 徵 。 「 童 貞 式 母 親 」 除 了 信 仰 外 最 大 的 特 徵 就 是 愛 , 母 親 就 是 愛 的 最 好 的 象 徵 , 這 種 母 親 的 愛 是 無 私 的 ﹑ 犧 牲 自 我 的 ﹑ 無 條 件 的 , 故 此 教 會 要 成 為 一 個 愛 的 團 體 的 典 型 , 她 要 在 人 類 社 會 當 中 , 以 自 己 這 個 特 徵 不 斷 影 響 ﹑ 塑 造 整 個 人 類 社 會 , 使 人 類 社 會 不 斷 肖 似 教 會 , 漸 漸 成 為 一 個 共 融 和 愛 的 團 體 , 這 樣 , 教 會 才 成 為 酵 母 , 而 整 個 人 類 愛 的 共 融 團 體 , 參 與 天 主 聖 三 愛 的 共 融 生 活 , 正 是 天 主 的 救 恩 計 劃 。 天 主 使 聖 母 成 為 教 會 的 典 型 , 是 為 使 教 會 成 為 人 類 社 會 的 典 型 , 所 以 其 實 聖 母 不 單 是 為 教 會 , 而 是 為 整 個 人 類 , 故 此 她 同 時 是 教 會 的 母 親 , 亦 同 時 是 人 類 的 母 親 。

聖 母 在 履 行 她 母 親 的 使 命 時 , 她 不 斷 影 響 教 會 , 使 教 會 不 斷 肖 似 她 是 個 童 貞 式 的 母 親 , 而 教 會 在 履 行 她 童 貞 式 母 親 的 使 命 時 , 她 會 影 響 社 會 , 使 社 會 不 斷 反 映 著 這 個 母 親 上 無 私 的 愛 , 成 為 一 個 共 融 的 團 體 , 所 以 幾 時 教 會 是 跟 隨 聖 母 的 時 候 , 她 才 能 夠 將 聖 母 身 上 母 親 的 特 質 反 映 在 社 會 身 上 , 所 以 聖 母 不 可 以 脫 離 我 們 信 徒 , 不 可 以 脫 離 教 會 , 她 也 不 是 很 狹 隘 地 只 為 教 會 , 而 是 為 整 個 人 類 , 她 是 整 個 人 類 的 母 親 。 所 以 , 聖 母 對 我 們 是 很 重 要 的 。

資 料 取 自 :
劉 賽 眉 修 女 , 「 聖 母 在 天 主 教 教 友 培 育 中 的 地 位 和 角 色 」 錄 音 帶 , 教 區 教 友 培 育 辦 事 處 , 1 9 9 2
( 文 稿 由 李 宏 基 主 教 教 友 培 育 中 心 整 理 , 未 經 講 者 審 閱 )
文字轉載:http://www.dolf.org.hk/hotline/faith/43718.htm